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进一步优化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综合营养支持治疗措施。方法:5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采用不同的营养支持治疗措施分为常规组(n=24)和改进组(n=28)。改进组在传统营养支持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再给予早期肠道喂养(EEF)、谷氨酰胺(Gln)和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等综合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感染的发生率、第30天病死率和转出ICU时间。并于入院即刻、入院后第1、7、14和21天定时检测病人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水平。在入院72 h后应用rhGH,测量两组病人入院第3、7、14和21天的空腹血糖。结果:①改进组病人转出ICU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②改进组病人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③两组病人ALB水平均明显下降,但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EEF联合Gln和rhGH治疗有助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ICU的入住时间。  相似文献   
2.
营养支持治疗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方法。 方法 :对 2 8例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早期 (发病后 4 8~ 72h)即开始实施肠内营养 ,并逐渐加量 ,不足部分以肠外营养补充 ;应激期 (发病后 7天内 )注意适当减少葡萄糖的供给。 结果 :本组治愈 2 3例 ,死亡 5例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糖、脂代谢异常和肝酶谱变化的代谢性并发症。肠内营养期间无严重腹泻、腹胀等并发症。使用呼吸机支持者均一次脱机成功 , 结论 :早期即行肠内营养 ,逐渐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 ;应激期适当减少葡萄糖的供给 ,可提高脑外科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救治重症颅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救治重症颅脑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OT组与PDT组并发症发生率、操作相关病死率和操作时间。结果 PDT组无1例发生操作相关死亡,仅1例发生并发症;OT组不同程度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发生拔管后猝死;PDT组操作时间较OT组明显缩短。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颅脑疾病患者中应用具有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及操作相关死亡率低的优点,利于重症颅脑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与血糖变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患者入院后第一天清晨空腹血糖浓度 ,以Glasgow comascale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组 ,组间病情轻重构成比及病死率差异采用 χ2 检验。结果 :重型脑出血患者的血糖明显高于中型、轻型脑出血患者 (P均 <0 0 1) ;死亡组的血糖明显高于存活组 (P <0 0 1)。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糖增高与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血糖增高可反映病情严重及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外科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将78例收住ICU接受肠内营养支持脑外科重症病人(GCS为4~8分),按GCS评分,分为特重症组及一般重症组两组,观察肠内营养喂养量、输注速度、EN天数、血清清蛋白及肠内营养的耐受情况,总结各种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脑外科重症病人在输注速度、最大耐受量、腹泻、腹胀等并发症方面均有明显不同.特重症组肠内营养液输注速度、最大维持量等,均低于一般重症组,EN天数、腹泻、腹胀的发生率高于一般重症组;腹泻发生与ALB、GCS评分水平呈负相关,与输注速度呈正相关.结论:肠内营养相关的胃肠道并发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肠内营养输注速度和用量、血清清蛋白水平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