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1.
本文对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汞置换法应用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民一天中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居室内度过的,因此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活炉灶燃烧产物是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煤炉(蜂窝煤、散烧煤)和液化石油气灶燃烧时某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有报道。为了定量评价家用煤气灶对室内空气的污染,我们对其在不同耗气量下NO_x、SO_2、CO的排放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民一天中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居室内度过的,因此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活炉灶燃烧产物是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煤炉(蜂窝煤、散烧煤)和液化石油气灶燃烧时某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有报道。为了定量评价家用煤气灶对室内空气的污染,我们对其在不同耗气量下NOx、CO、SO_2的排放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煤气组分分析用何尔登(Holldon)气体分析仪测定煤气组分。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所致的危害,历来为人们所重视。COHb 的生物半减期在人体内平均为240~320min,在动物体内则报道甚少。为了便于用动物实验研究 CO 的毒性,我们进行了大白鼠体内 COHb 生物半减期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石油雾对油港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我们对某港务局油港作业区石油雾接触者和该局非油雾接触者进行了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V)、糖原、脂类的组化研究,结果接触组与非接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男、女性别间及不同工龄接触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油雾接触工中性粒细胞组织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力跃  朱晓红 《铁道医学》1990,18(4):231-233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择合理的采血部位进行空气中一氧化碳污染的研究,用汞置换法测定62名健康成年男性指血和耳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经自身配对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因此,采用血液法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时,在采血部位上,手指和耳垂可以任选。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室内空气的卫生状况,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了液化石油气灶具结构、吸烟和加强通风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为减少污染的排放,液化石油气灶具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要在达到热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CO_α=1的数值,其构造应能保证燃料在不同燃烧情况下都得到充分的燃烧;吸一支烟约排放一氧化碳102.4mg;厨房安装窗式换气扇有较明显的排污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