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原始间叶组织发育异常有关。临床分三型:单骨型、多骨型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综合征,后者即Albright综合征,也称Mc Cun Al- bright综合征。本病一般发病于儿童期,以Albright综合征发病较早,平均发病年龄16岁,恶变几率约为0.5%。部分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直到青年期或成年期才发现病变。个别病例可以无临床症状,往往由于外伤发生病理性骨折才被发现。多骨型病变发现时间越早,其症状越明显。首先就诊症状包括病理性骨折,肢体弯曲,颜面不对称,局部肿胀、疼痛等。至青春期病变可自行停止进展。Albright综合征临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异常,皮肤有边缘不规则的咖啡色色素斑,骨赂多发性纤维异常增殖症。该患者内分泌异常还包括性早熟、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和甲状旁腺增大,其中以性早熟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在中等卫生学校正常人体学基础及生理学教学中,“心脏的泵血过程”这一教学内容,既是大纲要求的重点掌握内容,又是一个教学难点。心脏泵血过程是个周期性的活动,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根据心脏的功能状态,将心脏的泵血过程分为等容收缩期、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和充盈期。每一个时期内均涉及心肌的舒缩、心腔及动脉内压力的变化、瓣膜的开闭、血流的方向和心室容积的变化。心脏泵血过程用语言叙述比较繁琐、抽象,并且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这部分教学内容,也存在同样的同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自制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教具——心脏泵血演示仪,通过在教学中应用,将抽象的生理过程用直观的教具展示出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心脏泵血演示仪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T、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又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管囊状扩张症、特发性胆管扩张等。1923年由Vater首先报道,是小儿较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也是小儿肝胆外科中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常具有3大症状:腹痛、黄疸和包块。本病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较多,可分为2大类: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前者主要有直接胆管造影,如ERCP,PTC;后者则包括超声,X线钡餐造影,CT,MRI,MRCP。本文收集24例采用CT和MRI检查的病例,对该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价。1材料与方法1.1收集我院2000-02—20005-03共24例病人。年龄4个月~12岁,平均2.9岁,其中男11例,女13例。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强化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7例、椎体肿瘤致病理性骨折6例。结果术中单个椎体平均注射骨水泥5.2ml。术后患者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平均12.7个月,X线及CT检查椎体强化良好,椎体前壁高度平均恢复〉25%,椎体中间高度平均恢复〉15%,无椎体高度丢失者。结论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强化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大脑镰旁硬膜下积液的CT征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硬膜下积液一般发生在一侧或双侧额颞骨内板下方[1] 。而大脑镰旁硬膜下积液 (subduralfluidaccumulationbesidecerebralfalx ,SFACF)较少见 ,本文通过 15例SFACF的CT征象分析 ,探讨其影像特点。1 材料与方法1.1 选择我科 1年来发现的SFACF 15例 ,男 13例 ,女 2例 ,年龄 16~ 64岁 ;其中 3例为急性硬膜下血肿伴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行去骨瓣减压术后 ,其余 12例均为外伤性非手术SFACF。1.2 用常规头颅CT轴位扫描 ,层厚 10mm ,层距 10mm。1.3 按Zimerma…  相似文献   
6.
卷褶伪影又称折叠伪影或包裹伪影,是由于观察野未完全包括成像断面上所有的解剖组织时出现的伪影。形成机制是:在一幅MR图像上,每个矩阵的亮度正比于接收到的电磁信号的幅度,而坐标则正比于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图像的频率和相位具有一定的范围,范围大小由观察野和接收带宽共同决定。将落在设定范围外的频率和相位转换到设定范围内,就将观察野外面的组织移到图像内 [1]。在颈部 2DTOF法血管成像中,卷褶伪影主要位于颈部后部正中区域,在正位或斜位图像上显示为小片状或大片状边界不清的高信号影,与颈部血管影相重叠 (图 1, 2 ),侧位时显…  相似文献   
7.
结节性硬化症的CT、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 lerosis comp lex,TSC)又称Bournerille病,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神经皮肤综合征,研究表明这是一种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TS1或TS2(分别位于9 q 34和16 p 13)基因缺陷引起的TS临床表现十分类似。TS1和TS2基因的产物与神经元移行、分裂和增殖有关,有人认为有肿瘤抑制作用,两种基因可能有协同作用。本病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遗传。外显率为95%,但散发病例多达65%~75%。其临床特征为任何器官均可出现错构瘤,但常出现在大脑、肾脏、皮肤、眼、心脏等部位,累及肝、脾、骨骼等器官者较为少见。我们报告近年确诊的13…  相似文献   
8.
本文初步探讨了解剖学教学中运用概念图策略的方式、方法,将概念图构图活动作为基本教学活动,融入前提诊断、导入新课——任务驱动、合作构图——交流讨论、展示作品——评价矫正、反思完善等四个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力求最大限度发挥概念图促进知识整合、帮助组织信息、引领学习意义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及小关节真空现象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腰椎间盘及小关节真空现象 (vacuumphenomenon ,VP) ,即椎间盘内及小关节腔积气 ,作为腰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的征象已成共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此征象的认识 ,笔者收集了 2 7例具有此征象的腰椎CT ,进行回顾性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近 2年来非外伤性腰椎CT检查者2 37例 ,发现具有椎间盘及小关节VP者 2 7例 ,其中椎间盘VP13例 ,椎小关节VP 12例 ,两者共有 2例。椎间盘VP年龄 40 72岁 ,平均 5 6岁 ,椎小关节VP年龄 40 6 9岁 ,平均年龄 6 0岁。1.2 CT扫描技术 扫描部位为L1S1诸间隙…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