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应用综合指数法对地铁行业中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岗位进行风险评估,探讨综合指数法在实际应用时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
  方法  根据某地铁线路岗位接触化学因素的毒性确定危害等级,根据蒸气压或空气动力学直径、检测浓度与职业接触限值比值等因素确定接触等级,计算风险指数,确定风险等级。
  结果  除大修库粉尘及运用库粉尘风险指数为1(可忽略风险)外,该地铁线路其他岗位化学有害因素风险指数均为2(低风险),与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及体检结果相一致。
  结论  用综合指数法评估化学有害因素的实际情况较为科学、全面,在实际应用中可结合现场调查结果,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了解汽车制造企业的噪声危害程度及其对工人健康产生的影响,探讨对噪声强度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采用多次横断面调查,分析某汽车制造企业2008—2012年的噪声强度监测数据及接触噪声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结果不同工种所接触到的噪声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98,P〈0.01),冲压工的电测听异常率最高(9.8%),单纯接触噪声和接触毒物联合噪声的工人电测听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车间中噪声的强度除了与设备、工艺有关外,还与生产岗位的布局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具有累积性和延迟性。  相似文献   
3.
岑子博  曹民  麦诗琪  郭冠浩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246-2248
目的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技术测定砷中毒病人尿液中总无机砷、三价砷(As^3+)和五价(As^5+)的浓度。方法用6mol/LHCl提取中毒病人尿液中无机砷,在2mol/LHCl条件下测定总无机砷,再利用在强酸条件下,三氯甲烷可以定量将无机砷中As^3+萃取到有机相中从而达到分离As^3+和As^5+,最后分别测定不同价态的砷。结果样品回收率无机砷含量为95.9%.103.5%,As^3+为95.6%~101.6%,As^5+为98.6%-103.1%;相对标准偏差无机砷为4.26%,As^3+为6.68%,As^5+为5.38%。结论该方法用于砷化合物急性中毒病人尿中无机砷的测定及价态分析,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干扰少。  相似文献   
4.
HPLC测定地菍中的槲皮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地菍中的槲皮素.方法 采用RP-HPLC法,DiamonsidTM-C18柱,甲醇-0.4%磷酸(55:4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槲皮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8.0%,RSD=1.45%(n=6).结论 该法可用于地菍中槲皮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制造业装配线紧固设备改进在防噪方面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方法调查某公司摩托车装配生产线生产工艺,同时对比检测并统计分析冲击式风枪改为油压脉冲式风枪前后装配作业场所工人接触的噪声声级及噪声作业分级。结果与使用冲击式风枪相比,试用油压脉冲式风枪作业岗位噪声声级平均降低19 d B(A),配对t检验:t=19.570,P0.001;改用油压脉冲式风枪后,装配作业岗位噪声声级显著降低,配对t检验:t=6.041,P0.001,其中装配1线和总装1线平均噪声声级分别下降13 d B(A)和16.6 d B(A),噪声作业分别由中度危害(Ⅱ级)和极度危害(Ⅳ级)降至相对无害(0级)。结论装配作业使用的冲击式风枪改为油压脉冲式风枪在防噪方面合理、有效,可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印刷企业化学毒物的风险评估, 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探讨适用于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评价的风险评估方法。
方法 借鉴新加坡有害化学品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分析方法, 在危害级别(HR)、暴露级别(ER)的基础上增加防控级别(PR), 对2家印刷企业的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结果 2家企业印刷、调墨岗位存在的化学毒物主要有甲苯、二甲苯、乙苯、正己烷、环己烷、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异丙醇等, 经检测, 各岗位化学物检测浓度均符合我国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风险评估结果显示, 企业A印刷岗位接触甲苯、二甲苯、乙苯和异丙醇危害的风险等级为2级(低风险), 接触其他化学物危害的风险等级为1级(可忽略风险); 调墨岗位接触化学物危害的风险等级均为1级(可忽略风险)。企业B印刷岗位接触异丙醇危害的风险等级为3级(中等风险), 接触其他化学物危害的风险等级为2级(低风险); 调墨岗位接触化学物危害的风险等级均为2级(低风险)。
结论 改良后的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印刷企业的风险水平, 有利于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为实施职业病风险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