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果糖二磷酸钠缓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该院的2~6周岁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情况,分为磷酸肌酸钠组、果糖二磷酸钠组和磷酸肌酸钠+果糖二磷酸钠组,每组40例.检测治疗前后三组患儿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中晚期早产儿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TTN)的治疗效果,为TTN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 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诊断TTN的中晚期早产儿(32周≤胎龄<37周)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所有患儿入院后急查肺部超声和胸片,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塞CPAP通气(FiO2 21%,PEEP 4~6 cmH2O),对照组给予常压空气呼吸,分别记录入院时及治疗后30 min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TTN临床评分、住院时间、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启动应急预案概率、治疗30 min后的TTN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6、8.912,t=-3.04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时与治疗30 min后呼吸频率、TTN临床评分、经皮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5、3.608、7.664、5.535、-4.260、-4.891,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TTN的准确率为97.56%。结论 尽早应用CPAP(FiO2 21%,PEEP 4~6 cmH2O)治疗能明显改善TTN患儿的呼吸困难症状,降低用氧概率。超声诊断TTN准确率较高,且安全、无辐射、操作简便,值得在NICU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人β-防御素-3(hBD3)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诱发哮喘幼鼠气道重塑与白细胞激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卵清白蛋白(OVA)合并RSV诱发建立幼鼠哮喘模型,期间予100μg·kg-1·d-1 hBD3溶液灌胃;制备肺泡灌洗液(BALF),瑞氏染色测定BALF细胞总数与各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B...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婴儿肝炎综合征(IHS)患儿临床特点的异同。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IHS患儿194例,HCMV感染婴儿212例,选择同期健康婴儿194例,采用PCR法检测尿HCMV DNA,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抗HCMV Ig M。给予黄疸婴儿茵栀黄注射液治疗2 w,给予HCMV感染婴儿更昔洛韦治疗7 d。结果 HCMV感染婴儿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分别为82.1%、45.3%和50.5%,显著高于IHS婴儿的34.5%、21.1%和33.5%(P0.05),而黄疸和肝脾肿大发生率则分别为45.8%和37.3%,显著低于IHS婴儿的100.0%和67.5%(P0.05);HCMV感染患儿尿HCMV DNA阳性率为80.7%,血清抗HCMV-Ig M阳性率为41.0%,显著高于IHS患儿的8.2%和3.6%或健康婴儿的1.5%和0.5%(P0.05);两组患儿血清转氨酶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HCMV感染婴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为(32.6±8.4)μmol/L,治疗后降至正常,而IHS患儿血清TBIL水平由(73.9±8.6)μmol/L下降至(37.6±5.4)μmol/L;随访6个月,大多HCMV感染患儿痊愈,死亡5例(2.4%),其中死于肺部感染3例,死于心力衰竭2例;IHS患儿均痊愈。结论 HCMV感染婴儿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为主,而IHS患儿以黄疸和肝脾肿大为主;HCMV感染可引起IHS,急性感染可出现危重病例,甚至导致死亡,而IHS的病因多样,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治疗以退黄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比较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婴儿肝炎综合征(IHS)患儿临床特点的异同。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IHS患儿194例,HCMV感染婴儿212例,选择同期健康婴儿194例,采用PCR法检测尿HCMV DNA,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抗HCMV IgM。给予黄疸婴儿茵栀黄注射液治疗2 w,给予HCMV感染婴儿更昔洛韦治疗7 d。结果 HCMV感染婴儿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分别为82.1%、45.3%和50.5%,显著高于IHS婴儿的34.5%、21.1%和33.5%(P<0.05),而黄疸和肝脾肿大发生率则分别为45.8%和37.3%,显著低于IHS婴儿的100.0%和67.5%(P<0.05);HCMV感染患儿尿HCMV DNA阳性率为80.7%,血清抗HCMV-IgM阳性率为41.0%,显著高于IHS患儿的8.2%和3.6%或健康婴儿的1.5%和0.5%(P<0.05);两组患儿血清转氨酶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HCMV感染婴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为(32.6±8.4) μmol/L,治疗后降至正常,而IHS患儿血清TBIL水平由(73.9±8.6) μmol/L下降至(37.6±5.4) μmol/L;随访6个月,大多HCMV感染患儿痊愈,死亡5例(2.4%),其中死于肺部感染3例,死于心力衰竭2例;IHS患儿均痊愈。结论 HCMV感染婴儿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为主,而IHS患儿以黄疸和肝脾肿大为主;HCMV感染可引起IHS,急性感染可出现危重病例,甚至导致死亡,而IHS的病因多样,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治疗以退黄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及乳酸脱氢酶(LDH)在病毒性肺炎患儿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病毒性肺炎患儿,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8例和重度组30例。比较患儿血清GAS6、YKL-40、LDH水平及联合检测的诊断。 结果病毒性肺炎患儿重度组血清GAS6(57.67±5.23 vs. 20.12±2.36)、YKL-40(81.39±10.35 vs. 54.20±13.22)、LDH(314.49±32.33 vs. 195.20±20.47)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GAS6、YKL-40、LDH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 结论血清GAS6、YKL-40、LDH在病毒性肺炎患儿中呈高表达,随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血清GAS6、YKL-40、LDH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高,有助于评估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7.
正在世界范围内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大叶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的肺炎类型,约占23%左右,抗菌药物是目前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主要药物[1],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作用时间长,组织穿透能力强,临床使用中发现单一使用阿奇霉素有时难以取得理想疗效[2],需要一些辅助治疗来提高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3]。纤支镜肺泡灌洗术(bronohoalveolar lavage,BAL)是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