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预防性保肝治疗在居家治疗结核患者中的疗效,为治疗过程中有效减少肝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门诊治疗的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标准短程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环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和治疗6个月的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肝损伤主要集中在治疗强化期内,观察组肝损伤率为8.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19%(P<0.05)。观察组重度肝损伤率为0.65%,低于对照组的4.40%(P<0.05)。肝损伤患者中观察组无症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联合使用保肝药,及早发现和治疗肝损伤,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肖丽  彭海林  王蔚  薛荣荣  官正喜  咸建春 《肝脏》2023,(11):1271-1274
高灵敏HBV DNA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血浆或血清中HBV DNA检测灵敏度与定量水平,为进一步有效管理HBV感染、降低其危害提供了可能。在临床实践与相关研究中,错误或模糊应用HBV DNA检测相关术语的现象非常普遍,其中最突出的是将HBV DNA定量下限(LLOQ)误用为检测下限(LLOD),从而不仅明显降低HBV感染的诊断率与治疗率,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一致性,也给文献学习者获取知识带来巨大障碍。本文从高灵敏检测技术特点、检测结果的报告类型及误用对临床诊治的影响等方面阐述其正确应用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