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年研究发现pre-miRNA发夹结构两侧的序列对miRNA的成熟至关重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利用“miRBase”和“Ensembl”数据库获得构建microRNA高表达载体的pre-miRNA及其侧翼DNA序列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即先通过“miRBase”数据库获得pre-miRNA在“Ensembl”数据库的位置链接;然后在“Ensembl”数据库内获得pre-miRNA在基因组上的位置及碱基序列;最后在pre-miRNA序列导出窗口5'和3'侧翼序列输入框内填写所需侧翼序列的长度,进而获得pre-miRNA及其侧翼的DNA序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 pmirGLO Dual-Luciferase miRNA Target Expression Vector(简称为pmirGLO 报告基因载体)构建并鉴定含 miR-497野生及突变结合位点的胰岛素受体 mRNA 3′UTR 区报告基因载体(pmir-Insr-3′UTR 及 pmir-mutant-Insr-3′UTR)。方法以大鼠肝脏 cDNA为模板,PCR 获取目的片段(即含 miR-497野生及突变结合位点的胰岛素受体 mRNA 3′UTR区);用PmeI、XbaI双酶切 pmirGLO 报告基因载体和含 miR-497野生及突变结合位点的胰岛素受体 mRNA 3′UTR区,用T4 DNA连接酶连接纯化后的酶切产物;连接产物转化DH5α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并挑选阳性克隆,并通过PCR、双酶切、DNA测序鉴定构建的重组质粒。结果 PCR和双酶切证实pmir-Insr-3′UTR及 pmir-mutant-Insr-3′UTR重组载体中均插入目的片段;DNA测序结果进一步证实 pmir-Insr-3′UTR重组载体中成功插入了胰岛素受体mRNA 3′UTR区,pmir-mutant-Insr-3′UTR重组载体中成功插入了在miR-497结合位点含有3个突变碱基的胰岛素受体 mRNA 3′UTR 片段。结论成功构建了含 miR-497野生及突变结合位点的胰岛素受体mRNA 3′UTR报告基因载体 pmir-Insr-3′UTR及 pmir-mutant-Insr-3′UTR。  相似文献   
3.
Micro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mRNA结合而引起靶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而导致靶基因表达受抑。本文主要概述了miRNA-497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497可以通过靶向调节细胞周期、PI3K-AKT-mTOR、MAPK/ERK等信号通路上的一些关键分子而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生、转移、侵袭等。有文献报道,在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肺癌、神经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恶性星形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膀胱癌、骨肉瘤、肾上腺皮质癌、视网膜母细胞瘤、原发性腹膜癌、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由于基因缺失、甲基化或组蛋白修饰等使miRNA-497呈低表达,因而miRNA-497对其靶基因的抑制作用减弱,最终导致上述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侵袭等。由此可见,miRNA-497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肿瘤抑制性microRNA,不但可以作为诊断肿瘤的标志物,而且还可以作为治疗肿瘤的新靶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YLD蛋白在毛发上皮瘤、毛母细胞瘤和汗管瘤等皮肤附属器肿瘤中的分布、表达特征,探索皮肤附属器肿瘤的发病机理。方法:收集毛发上皮瘤、毛母细胞瘤和汗管瘤患者皮损,进行CYLD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通过IPP软件测定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毛发上皮瘤组、毛母细胞瘤组的平均光密度值均低于正常人毛囊对照组(P0.001),但毛发上皮瘤组和毛母细胞瘤组CYLD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汗管瘤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低于正常人汗腺对照组(P0.001)。结论:CYLD蛋白表达于正常角质形成细胞(基底层和颗粒层为主)、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周围区域;毛发上皮瘤、毛母细胞瘤、汗管瘤的肿瘤组织中CYLD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提示这三种皮肤附属器肿瘤的致病机理可能与CYLD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5.
miR-144负性调节大鼠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明确TOLL样受体2(TLR2)与microRNA144(miR-144)作用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miR-144的模拟物
(mimics)和抑制剂(inhibitor)瞬时转染大鼠巨噬细胞系NR8383细胞,RT-qPCR检测miR-144和TLR2及其下游分子TNF-α的
表达。利用大鼠肝脏cDNA为模板,PCR获取目的片段(即含miR-144 野生及突变结合位点的TLR2 mRNA的3’UTR区);用
SacⅠ、XbaⅠ双酶切pmirGLO报告基因载体和含miR-144野生及突变结合位点的TLR2 mRNA的3’UTR区,构建携带上述片段的双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并通过PCR、双酶切、DNA测序鉴定构建的重组质粒,即pmir-TLR2-3’UTR及pmir-mutant-TLR2-3’UTR;并
用miR-144 的mimics 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共转染明确miR-144 与TLR2 mRNA的3’UTR 区的靶向关系。结果瞬时转染
100 nmol/L miR-144 mimics后,NR8383细胞中miR-144表达显著升高,而TLR2及其下游分子TNF-α表达显著下降;而100 nmol/L
miR-144 inhibitor作用则相反。PCR和双酶切DNA测序结果证实pmir-TLR2-3’UTR及pmir-mutant-TLR2-3’UTR重组载体构
建成功;用100 nmol/L miR-144 mimics与空载体及上述两个构建体分别共转染HEK 293T细胞后,pmir-TLR2-3’UTR转染组相
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miR-144通过靶向结合TLR2 mRNA的3’UTR区负性调节TLR2及其下游促炎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为总结单纯性汗腺棘皮瘤(hidroacanthoma simplex,HS)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诊治的5例HS患者及CNKI中检索文献报道的16例HS患者资料。结果示21例患者平均年龄61.1岁(36~86岁),其中男8例,女13例,病程5个月至50年,皮损主要见于躯干、下肢(17/21),也可见于上肢(4/21),皮损表现为斑块,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内境界清楚的肿瘤细胞团块,肿瘤细胞呈立方形或卵圆形,部分细胞胞质内含有糖原,呈透明状,局部可见导管分化,真皮内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MA阳性,CEA在导管分化处阳性。16例患者行手术切除,随访无复发及恶变,5例患者具体治疗方式不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