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采用不同的方-法描述Cardiobacterium valvarum(C. valvarum)临床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分子鉴定。 方-法 转种阳性血培养标本到血琼脂平板上进行细菌培育,革兰染色涂片镜检,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对临床分离株进行细菌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分离株的蛋白质进行高通量测定,E-test法对分离株作药敏试验。提取分离株的DNA,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PCR的产物进行测序,在NCBI的BLAST网站上与GenBank数据库上的序列做相似性比较,用MEGA7.0.26软件构建该分离株的系统进化树。结果 经细菌培养发现小而圆、光滑、不透明,灰色的菌落;经革兰染色后镜下见到小、两端圆形、革兰阴性的多形性杆菌;VITEK 2 Compact上机、MALDI-TOF-MS技术均未得到该分离株的鉴定结-果;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测得该菌株基因全序列约为1 450 bp,与C. valvarum F0432的16S rRNA同源性为99.59%,鉴定为C. valvarum。结论该菌的形态、生化反应均无代表性,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对C. valvarum进行鉴定,对该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酵母样真菌的系统鉴定,分析医院酵母样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减少真菌感染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将各种临床标本分离培养后使用法国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酵母菌鉴定卡及ATB Fungus 3药敏板进行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院内酵母样真菌感染210例,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占97.14%),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40株(占66.67%),热带假丝酵母菌30株(占14.29%)。对伊曲康唑的敏感率最低仅为53.3%,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5-氟胞嘧啶和米卡芬净的耐药率均<7%,两性霉素B耐药率为0%。结论:假丝酵母菌是院内感染最常见的酵母样真菌,耐药性有增长趋势,故应加强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3.
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可引起持续性感染,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造成创面经久难愈。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不断检出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肺炎克雷伯菌的碳青霉烯酶包括A类酶、B类酶和D类酶,不同种类的碳青霉烯治疗方案不同,故碳青霉烯酶快速及准确地检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常用检测方法有表型检测方法和分子技术两类,综述碳青霉烯酶实验室检测方法,为碳青霉烯酶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临床分离于皮脂腺囊肿标本中的菌株进行表型和基因型鉴定,描述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地病原学依据。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等,并使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提取分离菌株DNA,采用通用引物对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收录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BLAST同源性对比。结果分离菌株经VITEK 2Compact鉴定为玫瑰色库克菌,后经16S rRNA序列测定方法鉴定,分离菌株为产丙酮酸棒状杆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四环素、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等均耐药。结论对于表现型不易鉴定或鉴定不准确的细菌,采用16SrRNA序列测定的方法进行鉴定是最准确的。产丙酮酸棒状杆菌是引起患者疾病的致病菌。在完善产丙酮酸棒状杆菌生化反应信息的同时,探索出有效可行的生物学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本院2015年-2017年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常规培养,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 2 Compact系统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于仪器检测受限的抗生素选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补充。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结果 2015年-2017年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613株,检出率为12.66%。ICU、眼科、泌尿外科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3%、8.3%、8.2%,居临床科室前3位。送检标本中痰液标本的检出率最高,为51.4%,其次为尿标本,检出率为11.3%。3年间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较高(高于50%),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逐年升高,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应加强耐药性监测,采取有效的院感防控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临床分离真菌的菌株分布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促进抗真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依托于山东省儿童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收集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山东省46所医院1 030例患者的标本,剔除痰液和咽拭子标本,共1 030株真菌。分析菌株来源和类型,并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食酸代尔夫特菌的生物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感染的关系。方法血标本培养阳性者,革兰染色阴性杆菌、球杆菌,进行形态、培养特征、细胞壁化学成分分析和16SrRNA 基因测序。结果经形态学、培养特征和16SrRNA 基因测序,鉴定为食酸代尔夫特菌。测定的1 418 bp序列与此种菌的模式株的序列100%一致,分离菌株与模式株的生化反应有一项不同。结论本文报道食酸代尔夫特菌的53种生物学特性,为常规生化表型鉴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鉴定1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方法 取2017年12月18日就诊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1例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脓液标本行细菌培养、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药敏试验采用比例法。提取菌株基因组DNA,选用16S rR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回收、纯化产物后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脓肿分枝杆菌序列比较同源性。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分离株。结果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与16S rRNA基因检测均鉴定该分离菌为脓肿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阿米卡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利福布汀耐药。诊断为左膝关节皮下软组织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 16S rRNA检测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可用于脓肿分枝杆菌鉴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