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口服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接种现况,通过分析计算bOPV的损耗系数,了解其损耗程度,为制定科学的疫苗使用计划,提高疫苗使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北京市疾控系统疫苗采购进销存管理系统及北京市石景山区生物制品报表,收集石景山区辖区内2021年各预防接种门诊bOPV的接种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年18家预防接种门诊bOPV共使用5 280剂次,接种2 085剂次,耗损系数为2.53,接种门诊最低耗损系数为1.59,最高为10.00。卫健委直属门诊(2.18)、企事业单位直属(2.61)、军队自管门诊(3.20)和学校直属门诊(3.87),bOPV接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A级规范化门诊(4.80)、AA级规范化门诊(2.27)和AAA级规范化门诊(3.55),bOPV接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接种周期1次/周(3.27)、2次/周(4.01)、3次/周(3.40)和4次/周(2.03),bOPV接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接种量不同门诊、滴管使用情况不同门诊、bOPV废弃时间不同门诊bOPV接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北京市石景山区bOPV损耗较高,建议各接种门诊安排bOPV固定接种日,增加bOPV的日接种量,提高bOPV使用效率,同时建议引入小包装剂次疫苗,减少不必要浪费。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2013—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22年石景山区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10 693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72.20/10万,10年间年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各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比例为1.18∶1;年龄分布以0~<5岁年龄组最多,共3 192例,占29.85%;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居多,共2 993例,占27.99%;地区分布中年均发病率前3位的街道是苹果园街道(229.01/10万)、金顶街街道(213.61/10万)、鲁谷街道(205.40/10万),不同地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13—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结合流行特点,在高发季节,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开展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及疫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4—2021 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报告发病现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北京市石景山区乙肝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理2014—2021 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北京市石景山区报告的乙肝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21 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共报告乙肝病例552例,年均发病率为11.06/10 万,2019年发病率最高,为22.03/10 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报告乙肝病例无明显季节分布,全年呈散发状态,3月份累计报告病例数最多为65例(11.78%)。病例数男女比例1.80∶1,年平均发病率男性(15.86/10万)高于女性(9.02/10万);报告病例数最多年龄为50~60岁年龄段,占25.91%;病例数前3位的职业人群为离退人员(40.049%)、家务及待业人员(17.39%)、干部职员(12.86%);不同街道乙肝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2014—2021 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乙肝防控成效显著,无15岁以下病例,应继续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尤其加强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并且应做好50~60岁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牵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青少年颈椎病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青少年长期伏案学习及电脑的普及,颈椎病的发生呈年轻化趋势,我科自2006年至今采用牵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青少年颈椎病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2012—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征,更好地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细菌性痢疾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2—2021年共报告菌痢病例数2955人,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47.08/10万,各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女性别比为1.08∶1;人群年龄分布上主要是0~4岁年龄组最多,共计761人(25.75%);职业分布中散居儿童最多,共计694人(23.49%);每年发病的时间分布趋势大致相同,从4月份开始上升,6—8月份达到高峰,10月份开始下降;地区分布中年均发病率前3位的街道是苹果园街道街道、五里坨街道、金顶街街道,不同地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2—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细菌性痢疾呈下降趋势,但发病数仍位于法定传病前列,应建加大对婴幼儿家长及老年人的宣传力度,并加强学校等集体单位的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临床和流行特征,为指导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处置提供依据。方法 汇总2016—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病例个案调查数据,采集病例肛拭子或粪便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5种常见的胃肠炎病毒,分析临床和流行特征,探索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调查处置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161起,涉及病例1 474例,胃肠炎病毒检出率为19.72%。79起可定性的疫情中,主要由GⅡ组诺如病毒感染所致(70.89%),疫情发生场所以学校和托幼机构为主,病例年龄以14岁以下的儿童为主,职业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每年高峰时间不一致。疫情持续时间3 d及以上(OR=1.976,95%CI:1.048~3.731),人传人传播方式(OR=7.417,95%CI:4.382~12.553),教室通风情况差(OR=2.336,95%CI:1.227~4.464),教室与厕所距离10 m以内(OR=3.484,95%CI:1.811~6.71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