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切实保障献血者身体健康,提高血液质量。方法对536例献血反应者,查明原因后实施有效的护理。结果献血者因素导致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65.81%,采血护士因素导致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33.43%,环境因素占0.76%。结论在采血前、采血中、采血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中老年脑血栓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6例。联合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7.432,P=0.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评分及GC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5,P=0.643);联合组患者满意度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χ2=5.062,P=0.024)。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较好,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可满足患者药物使用需求,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抗菌素的使用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抗菌素使用的管理。方法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的3769例住院患者,对其使用抗菌素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通过调查住院患者抗菌素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抗菌素的使用率高达69.62%,并且存在较严重的抗菌素不合理使用现象。结论在分析住院患者抗菌素的使用情况后分析抗菌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从而尽可能避免抗菌素的使用与抗菌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介绍激素疗法的副作用,并对销量激素用于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做出评估。方法:针对作者临床工作中涉及激素疗法的病例治疗中的经验总结,给出病例,提出激素疗法中减小副作用的方法。结合作者在门诊儿科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经验,对糖皮质激素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病情采用抗病毒药物与抗炎药物治疗。对比综合退热效果和病程长短。结果:通过临床两组患者对比治疗,采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平均病程比对照组短,但并发症发生较为复杂。结论:对儿科上呼吸道感染进行小剂量激素治疗可有效降低体温,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但必须控制用量,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感染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的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为我国儿童EPEC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3家哨点医院收集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745份,非腹泻儿童粪便标本275份,进行细菌培养。选择单个菌落,提取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PEC。同时使用结构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结果腹泻患者儿中EPEC检出率为4.64%(35/754,95%CI:3.35-6.39),其中急性腹泻患儿EPEC检出率为5.78%(27/467,95%CI:4.00-8.28),慢性腹泻患儿EPEC检出率为2.85%(8/281,95%CI:1.45-5.52),非腹泻患儿EP EC检出率为1.45%(4/275,95%CI:0.56-3.67),EPEC检出率在腹泻患儿高于非腹泻患儿(χ~2=5.746,P<0.05,OR=3.34,95%CI:1.176-9.486)。男、女腹泻患儿EPEC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0,P>0.05,OR=1.335,95%CI:0.63-2.822);按各年龄组分组统计,0岁~、1岁~、2岁~、3岁~、4岁~组腹泻患儿EPCE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67,P<0.01);腹泻患儿EPEC检出有明显季节性(χ~2=25.897,P<0.01),以夏季检出率较高(10.66%,21/197)。EPEC检出率在门诊腹泻患儿和住院腹泻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1,P>0.05,OR=1.148,95%CI:0.491-2.686)。腹泻患儿EPEC阳性者腹泻天数(4,95%CI:3-7)与EPEC阴性者腹泻天数(6,95%CI: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14,P>0.05)。结论在广州市城区,EPEC是引起儿童腹泻的重要细菌性病原体之一,流行程度高,且无特异临床表现,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实验室检测可为EPEC相关腹泻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