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自发现幽门螺杆菌(Hpylori)以来,Hp与胃肠道疾病的研究就成为胃肠病工作者的热门课题。Hp的出现使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面临着一场发病学和治疗学上的革命。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入I类致癌因子,Hp与胃癌的研究也倍受人们关注,从基础到临床,从流行病学到致病机理,包括  相似文献   
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HSC)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典型特征是费城染色体阳性(Ph+)并表达具有强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近年来,BCR/ABL酪氨酸激酶的信号转导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在CML治疗中的成功应用,开辟了CML靶向治疗的新途径。然而,甲磺酸伊马替尼不能根除白血病细胞克隆,容易出现耐药与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引起人类感染性腹泻的11种病原微生物,并制备芯片用于检测门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的致病菌。方法根据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腹泻门诊的粪便病原菌检测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收集11种病原菌的所有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及探针,优化并制备芯片,PCR扩增杂交并对杂交结果进行分析。用该芯片对本院保存的163个肠道致病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来评价芯片的特异性,用芯片来检测掺有不同浓度沙门氏菌的粪便标本评价芯片的灵敏度。同时收集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1052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平行进行PCR扩增、细菌培养、基因芯片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成功制备了腹泻相关11种致病菌检测芯片。应用制备的芯片检测了163个临床分离株,准确率达100%。与PCR方法比较,基因芯片检测沙门氏菌的灵敏度达102CFU/ml,比PCR法检测灵敏度高10倍。用该芯片对临床1052份腹泻患者腹泻标本进行检测,与传统的培养法及PCR法比较,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达36%,比常规细菌培养阳性率高13%(X2=2.28,P〈0.05),比PCR检出率高4%(X2=5.16,P〉0.05)。结论成功制备11种腹泻相关致病菌基因芯片,能同时对11种腹泻致病菌进行检测,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有更高的阳性率,可以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4.
孙成铭 《淮海医药》2008,26(6):508-509
目的 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度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微创技术即应用CT定位,颅内血肿穿刺、射流冲碎血肿、血肿腔内注入液化剂和引流来清除脑血肿。结果 应用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重度脑出血40例,以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8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降低颅内高压时间15~20 min(平均18 min);对照组45~74 min(平均55 min),治疗组总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双侧瞳孔散大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钻颅减压抢救脑疝期颅内血肿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胃癌的发生是多阶段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H.pylori感染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启动因素,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目前有关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就近年研究结果对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可能机制总结如下:1细胞毒素目前H.pylori有两个受关注的致病因子:Vac  相似文献   
6.
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是转录因子C/EBPs(CCAAT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家族的重要成员,其在髓系分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动物实验表明靶向灭活C/EBPα我们可以看到其影响肝脏、脂肪、肺和造血组织的正常发育和功能作用。C/EBPα在这些分化组织中是高表达的并控制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抑制细胞增殖。在粒细胞白血病中C/EBPα的表达是下调的,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PLC)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有国外学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序列分析、电镜、免疫组化及细菌培养技术证实了肝癌组织中确实存在螺杆菌感染。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我们采集了PLC患者新鲜的癌组织,分别做了细菌培养和扫描电镜的金标准检测,阳性者扩增肝螺杆菌(Hp)的重要相关基因vacA、cagA,DNA序列测定作为确认试验。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确认螺杆菌与PLC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新生小鼠心肌细胞(CM)的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消化心室组织,差速贴壁法和化学方法纯化CM;培养7d后,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部分CM特异基因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改进透射电镜的常规操作方法,观察CM超微结构。结果采用0.08%胰蛋白酶和0.04%胶原酶Ⅱ消化心室组织后,细胞成活率为98%,贴壁培养第3d出现同簇细胞的同步跳动;抗心肌肌钙蛋白(cTnT)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率为99.07%;以骨髓间充干细胞为阴性对照,RT-PCR结果显示CMα和β两型心肌肌球蛋白重链、cTnT基因表达呈阳性;经3%~4%琼脂预包埋法处理可以对少量细胞进行超薄切片的制作,CM具有正常的超微结构。结论建立了新生小鼠CM分离纯化培养和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 2 0 0 1 10~ 2 0 0 2 0 3使用血栓通冻干粉针 (广西梧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 :桂卫药准字 1983第 0 0 5 12 1号 )。是一种溶解血栓 ,改善微循环 ,促进脑细胞功能康复的一种新型血栓治疗剂。治疗急性脑梗死 5 0例 ,并采用随机配对方法设对照组 5 0例 ,用复方丹参针 ,观察两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所有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所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确诊。治疗组 5 0例 ,男 30例 ,女 2 0例。年龄 5 0~ 70岁 ,平均 6 0岁。对照组 5 0例 ,男 2 6例 ,女 2 4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烟台市从事食品行业人员的肠道致病菌进行检测,为当地食品安全的危险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09年-2011年烟台市25600名从事食品行业的服务人员的肠道致病菌;检测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478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的规定;检测菌群范围包括:沙门菌、志贺菌、豚鼠气单胞菌、致泻性大肠杆菌、溶藻弧菌、嗜水气单胞菌、霍利斯弧菌、非O1群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结果:(1)根据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其生化谱线符合率为93.8%~99.9%;(2)检出肠道细菌254份,阳性率为0.99%,其中弧菌科细菌为144株(含117株副溶血弧菌,12株溶藻弧菌,6株温和气单胞菌,5株非O1群霍乱弧菌,2株豚鼠气单胞菌,1株嗜水气单胞菌,1株霍利斯弧菌),占检出肠道细菌的56.69%;肠道杆菌细菌为110株(含76株沙门菌6,株志贺菌,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14株侵袭性大肠杆菌,5株产毒性大肠杆菌,占检出肠道细菌的43.30%。肠道致病菌的阳性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检出的肠道致病菌中,以副溶血弧菌(46.06%)和沙门菌(29.90%)阳性率为最高。结论:食品行业服务人员病原菌携带的肠道致病菌以肠道弧菌为主要的病原菌。对该人群进行健康携带病原细菌调查,有利于找出微生物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控制点,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来规范相关人员健康检查的工作以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