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DNA 提取是获取 DNA 条形码的关键步骤及进行后续相关研究的基础。 小型节肢动物因个体微小,常用的基因组 DNA 提取方法破坏了重要的外部形态特征,致使无法进行后续的形态学验证,而无形态损伤提取 DNA 的方法有效弥补前者的不足。 本文对小型节肢动物的无形态损伤提取基因组 DNA 进行综述,对比了小型节肢动物不同基因组 DNA 提取方法的优缺点,为进一步优化改进,探索更简单、高效的无形态损伤性 DNA 提取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淮河水系是否存在毛毕属吸虫及其尾蚴性皮炎流行。方法 取现场采集和实验室感染的耳萝卜螺压片、镜检,分离母胞蚴、子胞蚴和尾蚴,并将分离获得的尾蚴接种雏鸭;收集淮河沿岸家鸭和人工感染的雏鸭粪便,用水洗沉淀法查找虫卵、孵化分离毛蚴,并用此毛蚴感染实验室饲养的耳萝卜螺;解剖家鸭和人工感染的雏鸭分离成虫。对沿岸部分村民作现场查询和体检,以确定有无该皮炎表现及伴随症状。结果 现场采集耳萝卜螺的感染率为0.39%(71/18000);家鸭粪便毛毕吸虫卵阳性率为33.50%(201/600),雏鸭接种23d后,从粪中可查见虫卵,且所获虫卵可孵化出毛蚴;解剖部分虫卵阳性家鸭和经尾蚴感染的雏鸭可分离出成虫。从虫卵、毛蚴、尾蚴及成虫形态观察,均属毛毕属吸虫。沿岸村民接触有鸭活动的水体后,在胸腹部及下肢等处皮肤可见弥漫性突出皮肤的红色丘疹,周围有红晕,并可见成片的风疹团,患处刺痒或奇痒。结论 淮河水系存在毛毕属吸虫,并有血吸虫尾蚴性皮炎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决钉螺组织中总RNA提取难度大的问题,建立一套适合钉螺组织总RNA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改良TRIzol法从钉螺组织中提取其总RNA,并与传统TRIzol法提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方法优于传统TRIzol法,能够在钉螺组织中提取出完整性好、纯度高的总RNA,其A_(260)/A_(280)在1. 9~2. 0之间,A_(260)/A_(230)在1. 8~1. 9之间,电泳结果表明获得总RNA 28S、18S及5S条带清晰完整,无弥散现象;同时,选取β-acting基因检测,电泳结果表明所得总RNA的质量符合钉螺RT-PCR检测的实验要求。结论本方法便于实施,重复性好,适合钉螺组织总RNA提取,同时为改良优化传统TRIzol法提取其他医学贝类组织总RNA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18S和28S rDNA基因应用于房舍甲螨物种鉴定的有效性及适用性。方法 2021年2—10月在安徽省部分地区(亳州、阜阳、淮南、滁州、合肥、芜湖、铜陵、安庆和黄山等9市)的居室、农舍及仓储等房舍采集灰尘并分离甲螨,利用形态学特征鉴定螨种,提取单只甲螨基因组DNA, PCR扩增甲螨18S rDNA, 28S rDNA D3和D8基因片段并测序。从GenBank下载房舍甲螨基因序列,用MEGA X软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和遗传距离计算,并通过ABGD网站进行DNA条形码间隙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甲螨的系统进化树。结果共采集甲螨53只,经形态学鉴定属于3科5属5种,分别为滑菌甲螨(15只)、盛若甲螨(9只)、新小奥甲螨(10只)、棒梳枝奥甲螨(10只)和间新美奥甲螨(9只)。从该5种甲螨扩增获得18S rDNA、 28S rDNA D3和D8基因单倍型分别为7、 5和11条;从GenBank中共下载房舍甲螨序列42条。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8S rDNA、 28S rDNA D3和D8基因长度分别为442~590、 247~331、 270~283 bp, GC含量分别为45.6%、52...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约氏疟原虫不易感的大劣按蚊和易感的斯氏按蚊核糖体基因内转录第二间隔区(rDNAITS2)的基因特征。方法对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ITS2基因进行PCR扩增,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和基因测序,并采用相关在线程序及软件进行序列分析。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其它传疟按蚊的ITS2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的ITS2基因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Xho I消化,产生不同的酶切图谱;测序结果表明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ITS2序列分别为715bp和466bp,且两种按蚊ITS2序列的GC含量和简单重复序列等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碱基差异水平为53.5%;分子进化树显示,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形成单独的支系。结论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ITS2基因具有不同的基因特征,其遗传多态性可能与产生对约氏疟原虫的易感性不同有关,为进一步研究按蚊与疟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变应原的准确检测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诊疗至关重要。 体外检测是当前变应原检测的主要研究方向。 本文主要对检测血清 sIgE 的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酶免疫分析、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免疫印迹法、液相芯片法,以及直接检测变应原的生物共振法进行了概述,并对各种体外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变应原体外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淮南湖河沿岸似锥低颈吸虫自然疫源地情况.方法 现场调查淮南洛河、窑河、高溏湖和焦岗湖4水域的生态环境.收集家鸭粪便并用改良厚涂片法查找似锥低颈吸虫卵;取斯氏萝卜螺经压片、镜检,分离雷蚴和尾蚴,采集隔扁螺经压片、镜检,分离囊蚴,并将分离获得的囊蚴感染雏鸭;解剖购自沿岸村民的家鸭和人工感染的雏鸭,取肠管分离成虫....  相似文献   
9.
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钉螺遗传标记的发展也经历了由间接到直接、由粗略到精确的过程。本文就钉螺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提取钉螺线粒体基因组DNA(mt DNA)的方法。方法应用高温裂解、蛋白酶K变温消化和醋酸钾纯化对传统的高盐沉淀法进行优化,并将优化的高盐沉淀法与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传统的高盐沉淀法进行比较。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线粒体COX1基因PCR扩增产物鉴定提取的mt DNA,并用核ITS基因PCR扩增产物检测有无核DNA污染。结果优化的高盐沉淀法获得的mt DNA浓度和产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032.65、10185.00,P均0.01)。用凝胶电泳检测后未发现核DNA与蛋白质污染,质量可满足于PCR、测序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结论优化的高盐沉淀法简易高效,成本低,获得的mt DNA能满足相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