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报告经调查证实江苏省存在着不少有钉螺而无血吸虫病流行(有螺无病)地方,共468个大队,分布于9个县的112个公社。这些大队中,属平原型的429个,属山丘型的39个。对这两型有螺无病地方,各取3个大队作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说明这6个大队的有螺无病现象已存在23年以上,那里有螺无病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数量的传染源输入。本文还就调查研究结果,对血防工作上有关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供新涨滩的灭螺方法,我们采用高水量五氯酚钠机械化喷洒。在较大面积的新涨滩上进行了研究,并作了系统观察。 一、喷洒机械和方法 采用泰州喷灌机械厂生产的2时灌泵.配套动力为丹阳柴油机厂生产的5匹风冷式柴油机,但在泵体上加装自动加水和吸药液的装置,每小时出水量18m~3(300L/sec),可连接2时塑料软管8圈(160m)其射程仍可达10m,实际上可喷洒离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存在着468个有钉螺但无血吸虫病流行(以下简称有螺无病)的大队,分布于9个县的112个公社。其中有429个属平原型,39个属山丘型。平原型的有螺无病大队或处于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末端,或处于四周都是非、轻流行区(居民患病率在3%以下)。山丘型有螺无病地区都呈孤立小块。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沙蚕毒素衍生物杀虫丹进行了杀灭钉螺及对非目标性生物毒性的研究。结果显示:杀虫丹浸杀浓度20--30ppm、喷洒量10g/m~2,对钉螺的成螺、螺卵和幼螺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该药物稳定性好,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杀螺效果。在灭螺剂量下,对水稻生长和养殖家鱼无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夏汛期淹水对钉螺增殖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本文就夏季汛期江湖洲滩水淹后,钉螺在水下的生存繁殖以及洪水对其影响程度作了现场实验观察。结果水淹3个月后,成螺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6倍,而子代新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2.25倍。认为洲滩夏水冬陆的自然条件是江湖洲滩钉螺增殖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江湖洲滩钉螺生存繁殖的现场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告以长江中下游鄂、湘、赣、皖,苏五省钉螺为观察样本,用现场螺笼饲养钉螺的控制实验方法,比较观察五地钉螺在南京江滩上生存繁殖情况,结果五地钉螺生存率间有非常显著差异,且各地生存规律都为Logistic曲线类型,结合五地钉螺的产卵数,螺卵孵化率,幼螺成活率等观察数据,认为长江中下游的异地钉螺能在南京江滩上生存繁殖,但以近距离洲滩间钉螺扩散的危害性较大.根据钉螺生存曲线和产卵分布情况,提示最佳灭螺时间为5~6月份.  相似文献   
7.
苏州、无锡、常州市(简称苏锡常)及其所辖的县(市),地处太湖流域,曾是我省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60年代,昆山、常熟、吴县被列为全国血吸虫病重点县.以昆山为例,有28万病人,1.56亿m~2有螺面积,条条河流有钉螺、家家户户有病人,仅无人村、寡妇村就有102个.建国后,经过40年的积极防治,该  相似文献   
8.
仿生农药杀虫双的灭螺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虫双是我国研制的一种属沙蚕毒素系列的仿生新农药,化学名称为2-N,N-二甲胺基-1.3-双硫代硫酸钠基丙烷。主要用于消灭鳞翅目害虫。杀虫双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较低,未发现有“三致”作用。一、杀虫双室内灭螺效果:1.杀螺效果浸杀法:22~26℃时钉螺的LD_(50),48小时为20.2ppm,72小时为9.8ppm。钉螺在20ppm 的杀虫双中浸泡72小时死亡率达100%;30ppm,48小时即达100%。20ppm 时,10~16℃72小时钉螺死亡率66.6%,在22~26℃72小时死亡率为100%。说明钉螺的死亡率随温度升高及接触时间增长而提高。喷洒法:杀虫双喷洒后,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血吸虫幼虫在湖沼型钉螺体内的发育时间,进行人工感染实验观察。 一、材料与方法 采集湖南(岳阳)、湖北(汉阳)、安徽(贵池)、江西(南昌)、江苏(江宁)5地区钉螺,用群体群逸法剔除阳性钉螺,挑选活动性强的成螺进行感染,每组400只,用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兔肝内虫卵,采取成螺集体接种法,钉螺与毛蚴之比为1:20。感染4h后,放置28℃生化培养箱内,按本所常规方法饲养。从第7d开始,每隔7d解剖1次,每组15只,记录母胞蚴及子胞蚴长度,直至发现尾蚴为止。分离得出阳性螺,最后将未逸出的钉螺全部解剖, 含子胞蚴亦为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