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我院于1995年3月~1996年3月共收治12例肝破裂伴失血性休克病人,均救治成功,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工作中抢救休克至关重要,12例肝破裂病人中,多发伤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  相似文献   
2.
急性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庆喜 《黑龙江医学》2001,25(7):560-560
我院 1996年收治重度脑出血并急性应激性溃疡 1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 ,5 7岁。诊断为脑出血 ,出血量约 10 0ml。因出血范围大 ,脑组织高度水肿。消除水肿后 ,行左脑半球部分切除术。术后给予留置胃管 ,但术后第 3d患者出现血便 ,给予止血药与抗酸药物 ,患者血压逐渐下降 ,第 7d胃管引流出鲜血 ,在患者昏迷状态下 ,急诊开腹手术。术中胃大弯后壁见 4~ 5个大小不等的粘膜糜烂出血点 ,行胃后壁部分切除术及残胃探查 ,未见出血点 ,但血压仍未恢复正常 ,引流仍为新鲜血 ,于术后 2 4h再次开腹手术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后血压…  相似文献   
3.
孙庆喜  赵倩 《中国新医药》2003,2(5):105-105
手术对人的机体是一种创伤,对病人的精神也是一种强烈刺激。从手术准备期开始,病^就表现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可影响到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术后的康复。笔者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可行性,为临床一期开颅夹闭多发动脉瘤奠定解剖学基础。方法14例经颈内动脉灌注的成人尸头模拟翼点入路,研究前循环常见位置动脉瘤:眼动脉(OA)、后交通动脉(PCoA)、颈内动脉(ICA)分叉部和大脑中动脉(MCA)分歧部动脉瘤通过对侧翼点入路显露的可能性,及相关解剖结构的测量,结合临床手术治疗多发动脉瘤患者资料,探讨一期夹闭多发动脉瘤的可行性。结果通过对侧翼点入路,模拟各部位动脉瘤显露成功率分别为:眼动脉64%;后交通动脉42%;颈内动脉分叉部100%;大脑中动脉分歧部57%。眼动脉和部分后交通动脉暴露需要切开大脑镰和松解对侧视神经。大脑中动脉分歧部能否暴露取决于M1段长度,M1〈14mm时可成功暴露。结论翼点入路可以完成对侧特定指向、特定位置的动脉瘤的夹闭,视神经的长度、动脉瘤的指向等解剖学参数对于评估多发动脉瘤一期夹闭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特异性siRNA靶向干扰恶性胶质瘤U251细胞中INTα_vβ_3表达后对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 将INTα_vβ_3特异性siRNA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U251细胞.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INTα_vβ_3蛋白表达.MTT检测干扰后细胞增殖变化.结果 INTα_vβ_3特异siRNA对U251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siRNA组、脂质体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细胞化学对照组和脂质体组均见INTα_vβ_3呈绿色表达,siRNA组表达降低.Western blot法和RT-PCR结果 证实转染特异siRNA后的细胞在蛋白及mRNA水平均能抑制INTα_vβ_3的表达.结论 特异性siRNA可干扰INTα_vβ_3在脑胶质瘤U251细胞中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结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患者Ⅰ期手术行肿瘤切除肠吻合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01~2006-12收治的28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行工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治疗的经验及效果.其中,Ⅰ期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10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12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近端结肠造口6例.结果 全组病例Ⅰ期肠吻合成功26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对肿瘤无转移、无肠管坏死穿孔、重要脏器功能好者,行Ⅰ期手术肿瘤切除肠吻合的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灌注疗法在肠梗阻诊治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绞性肠梗阻的延迟治疗可发生肠坏死和穿孔。我院自1990年1月  相似文献   
8.
孙庆喜  李丕学 《当代医学》2009,15(16):60-61
目的报告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年10月~2009年1月共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59例,其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48~72岁【平均(61.5土18.3)岁】;大脑中动脉支架29例,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25例,多发狭窄5例,狭窄程度50%~90%【平均(75.6±181)%】。结果59例患者共植入支架64枚,全部安放成功。围手术期死亡3例(5.08%),重残2例(3.58%),症状无改善4例(678%),症状好转或消失50例(84.7%)。随访3~18月[平均(10.6±4.3)月],56例存活患者中无脑缺血再发作或中风。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和预防颅内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死亡率,须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规范化治疗。支架成形术对于患者远期预后尚需进行更长时阔随访和大宗病例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9.
营养治疗对术后肌体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肠内营养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物质较符合人体生理状态。肠内营养可改善和维护肠道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 ,有保护胃肠粘膜屏障 ,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1] 。与肠外营养相比具有费用低、严重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我科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6月对 5 2例胃肠道手术后病人应用肠内营养输注泵行肠内全营养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8例 ,女 2 4例 ,年龄 14~80岁 ,平均 5 0 .5岁。胃大部切除术 18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0例 ,直肠癌根治术 14…  相似文献   
10.
李晨  孙庆喜 《工企医刊》2002,15(4):58-58
我科自1999年6月开始采用单腔引流管基础上改进的腹腔双套管引流用于肝脏手术病人,取得满意疗效,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05例,男87例,女18例。年龄28岁~72岁。全组病人均为肝肿瘤行肝叶切除术,其中肝右后叶45例,右前叶31例,右半肝19例,左半肝10例。 1.2 材料与方法腹腔双套管外管选用0.8cm左右普通乳胶管,长度一般为40cm~50cm,内管取直径0.4cm硅胶管,略长于外管。内外管腹腔端分别剪成“鱼口状”,并距该末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