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临床使用的绝大部分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均经过肾脏排泄或代谢,药物在肾脏代谢转化及排泄过程中,与肾组织充分接触可对肾组织产生毒性损害作用。由于各种药物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地滥用药物,导致药物引起的急慢性肾衰的报道日益增多,其中急性肾衰约占34.2%,在老年人及原有肾脏疾病者的发生率更高,因此,了解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合理用药,对最大限度降低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in longa L.的干燥根茎经超临界CO2流体(SFE-CO2)萃取技术提取而得到的天然产物,是一类姜黄酚性色素类成分,其中主要含有姜黄素外,尚含有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和二去甲氧姜黄索(bisdemethoxycurcumin),3种姜黄素作为姜黄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具有较好的降血脂、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聚和增强纤溶活性等药理作用。经过大量反复试验,我们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这一大类成分(也称有效部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三种姜黄素中,又以姜黄素含量最高。占60%以上,故而,我们又建立了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能有效地检出提取物中的姜黄素并准确定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沙棘油乳剂中的α-亚麻酸(α-LNA)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利用度及蛋白结合率等药动学特征。方法 沙棘油乳剂中的α-LNA在生物样品中的浓度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大鼠静注及恒速静脉输注沙棘油乳剂后,其药-时过程均符合开放二室模型特征;大鼠灌胃给予沙棘油及沙棘油乳剂后,药-时曲线均符合开放性单隔室一级吸收模型;沙棘油和沙棘油乳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4.9%,64.8%。沙棘油乳剂与沙棘油油剂相比,α-LNA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85.7%,静脉注射3个不同剂量的沙棘油乳剂后(α-LNA分别为26.4,52.8,105.8 mg·kg-1<\sup>),其药时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特征,且3个剂量间的消除半衰期及AUC与计量之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32%。体内分布实验结果表明α-LNA在体内分布较广泛,主要集中在肝、脾,在大鼠小鼠体内的分布存在差异。结论 该研究为沙棘油及α-LNA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选患者被误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近半年,经过认真检查、分析后,明确诊断为右侧肺炎旁胸腔积液、冠心病并心衰Ⅱ度、双侧胸腔积液,使之得到正确的治疗。本例既有肺炎引起的渗出液,也存在心衰导致的漏出液,笔者对本病例诊治经过进行分析,希望对临床思维、特别是年轻医生的诊断思维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探肝硬化患者引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对护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率、消化道出血量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相比于护理前有了显著的提高和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不当、情绪起伏大、腹压过高、疲惫和上呼吸道感染是肝硬化患者引发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减少消化道出血量,并且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孔令辉 《光明中医》2016,(13):1973-197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从休息与活动、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及中医辨证护理,综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FPG、HbA1c、Ccr、BUN的改善程度,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HbA1c、Ccr、BUN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HbA1c、Ccr、BUN显著下降,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07%;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协同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代谢、肾功能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卒中单元治疗。采用NIHSS评分体系以及Barthel指数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2、3w后的N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修复患者神经功能,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和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共有胃肠湿热型、脾胃虚寒型、肝郁气滞型以及寒热错杂型四种病型,经对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4%,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进行多层次、分重点的对症治疗,安全可行,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例1:女,66岁,意识丧失10分钟,头痛伴呕吐2小时,于2000年3月17日入院。高血压病史10余年。急诊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查体BP150/85mmHg,神清,双瞳等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迟钝。颈部轻度抵抗感。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Ⅲ期”。经专科治疗,“地塞米松”使用45天,患者病情好转,无明显神经系统特异表现。停用“地塞米松”后第3天出现发热,体温高时达39.1℃,神志清楚,精神差,说话少,疲乏无力,纳差。BP100/70mm…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复方姜黄降脂片中姜黄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姜黄降脂片是由姜黄提取物和牡丹皮提取物组成的复方5类新药,具有行气活血、化瘀通脉之功效,用于气滞血瘀之高脂血症。姜黄提取物系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而得,是一类姜黄酚性色素类成分,其中除主要含有姜黄素外,尚含有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和二去甲氧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姜黄素具有较好的调血脂、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聚和增强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