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HBV血清学标记携带者的传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了各种类型HBV血清学标记携带者家庭内传染性及有关因素影响的大小。家中上次HBsAg携带与易感者HBsAg和HBeAg阳转呈正相关。家中上次抗-HBc携带与易感者抗-HBc阳转呈正相关,OR=5.98;但与抗-HBc滴度变化无显著联系。而家中上次抗-HBc携带,HBsAg与抗-HBc同时携带与易感者HBsAg和HBeAg阳转呈负相关。年龄与HBsAg阳转呈负相关;文化水平与易感者抗-HBs阳转亦呈负相关;手术史、注射史与乙肝续发感染正相关。多因素分析对阐明人群中大量HBV血清学标记携带者的动态变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1090份人群血清样本的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表明,这三种乙型肝炎标记物的标化阳性率分别为11.03%、22.16%、44.91%。男性抗-HBc几何平均滴度高于女性。抗-HBe阳性者可能传染性较低,但抗-HBc1∶1000阳性者有高度传染性。  相似文献   
3.
用3种不同催化模型拟合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年龄别阳性率。结果表明:可逆催化模型拟合效果甚为满意。年阳转率与年阴转率大致相当,阴性者中每年约有10%阳转,而阳性者中每年又有约10%阴转,提示人群中乙肝核心抗体的流行呈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HBV血清学标记携带者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对HBV血清学标记携带者进行3年随访发现,3年后HBsAg和抗-HBc二标记阴转率为40.27%,3年后HBsAg、抗-HBc、HBeAg和抗-HBe四标记阴转率为30.62%。抗-HBs阳性有助于阴转,阴转率比为1.32,其效应受抗-HBc携带状况所修饰。HBsAg阳性者四标记阴转率有降低趋势。抗-HBc阳性者阴转率低,并且随着携带抗-HBc滴度越高,阴转率越低。文化水平和年龄与阴转呈负相关。进一步研究不同年龄携带者阴转率的差异有助于阐明HBV血清学标记携带者阴转规律及机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特点,为尽早诊治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89例年龄≥65岁老年ACS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结果 出现并发症97例,不典型表现119例,87例胸部X线片显示心影增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呈动态演变,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心肌肌钙蛋白异常升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肌钙蛋白正常,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彩超显示室间隔或室壁呈节段运动减弱.死亡47例,占24.87%(47/189).结论 老年ACS不典型表现多见,预后较差,心电图动态变化是及早确诊和分型的重要方法;心肌肌钙蛋白是区分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对13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经一般综合治疗和洋地黄制剂不能奏效或顾及该药的毒副作用存在时,加用心痛定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12月5例,~2岁6例,~3岁2例,合并低钙惊厥2例.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10月南宁会议修定草案.治疗方法:本组均首先采取综合治疗(包括吸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对15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下称肺心病心衰),在综合治疗不奏效时加用心痛定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40岁1例,40~50岁3例,50岁以上11例。病因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31例,肺结核及支气管哮喘各1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湖北省钟祥县官庄湖农场一般人群进行3年后复查,比较各种类型乙型肝炎感染携带者对家庭易感接触者的传染性大小。结果:3年后HBV续发感染率为40.45%,HBsAg,抗-HBs、抗-HBc、HBeAg及抗-HBe分别为1.37%、2.73%、29.55%、5.28%和14.91%。家中上次有HBV感染或抗-HBc感染对易感接触者续发抗-HBc感染的传染性增加,有HBsAg感染的易感接触者续发HBeAg感染危险度增高,而上次有抗-HBc感染的家庭的易感接触者HBeAg续发感染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止血粉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11例,其中球后溃疡2例;胃小弯溃疡、复合性溃疡及肝源性溃疡各3例.男8例,女3例,年龄<60岁4例,≥60岁7例.合并肝损害3例;高血压病动脉硬化4例,其中3例合并心脏损害;肺心病和风心病各2例.经内科常规治疗24h不奏效,又顾及手术禁忌症及患者经济承受能力时加用止血粉(仙鹤革、白荣、地榆炭、小蓟炭、血余炭、紫珠革和硫糖铝等份为末)20g,溶于100mL4℃冰盐水中由鼻胃管灌入胃内,15min~20min重复一次,嗣后d11次/2h,d21次/4h,d31次/6h连用3d结果胃内灌注止血粉后显效7例(24h血止);好转3例(48h血止);无效1例系肝源性溃疡合并严重肝脏损害,用止血粉后出血量减少,但于治疗d5再次大出血.总有效率91%.结论止血粉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