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上海市综合医院护工职业防护中的薄弱点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在2021年5—7月对上海市5家三级综合医院的300名护工进行调查。制定护工职业防护现状问卷,对调查对象的职业防护行为、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护工职业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95.00%。285名护工的平均年龄是(51.82±4.84)岁,从事护工行业的平均时间为(10.84±5.36)年。有57人次的护工发生过职业暴露,暴露率为20.00%。职业危害因素的暴露率最高的三项是工作压力大(35.09%)、腰扭伤(17.54%)、针刺伤(17.54%)。护工的职业防护行为评分属于中等水平,其中化学性职业防护行为(得分率为62.75%)、生物性职业防护行为(得分率为56.02%)得分较低。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护工,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护工平均得分提高7.246分(P <0.05);相对于接受过正规培训的护工,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的护工平均得分降低13.306分(P <0.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该科分娩的低血糖高危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实施预防新生儿低血糖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监测出生后0.15 h、1 h、4 h、7 h及8 h血糖值,血糖值≤2.2 mmol/L,送新生儿监护室治疗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低血糖儿科转诊住院率、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0.15 h、1 h、4 h、7 h及8 h血糖值,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需要转儿科治疗的新生儿为2%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宣教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产科病房中实施预防新生儿低血糖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早期发现新生儿低血糖,降低产科病房护理风险,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玲  姜晓苓 《中国医药导报》2014,(5):126-128,132
目的 降低新生儿产科病房中护理风险,提高综合医院新生儿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活产新生儿共1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提出品管圈活动,采用早期干预、目视管理等方法,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发生疾病的情况,发病后儿科住院天数,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新生儿发生疾病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黄疸新生儿转儿科后住院时间为(6.24±0.41)d,较对照组住院天数[(7.11±0.52)d]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肺炎住院时间为(7.21±0.88)d,较对照组住院天数[(8.05±1.02)d]明显减少(P<0.01);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为2.70%,对照组为5.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医院产科病房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降低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