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我院从 1982 - 2 0 0 1年共收治肺吸虫病患者 2 2例 ,其中 14例误诊为肺结核、结核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现将 14例误诊病例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 ,男 12例 ,女 2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6 9岁 ,平均年龄 2 7岁 ;发病至确诊时间最短者 8d ,最长达 10年。1 2 临床表现  14例均有咳嗽史 ,以干咳多见 ;伴有胸痛 12例 ,咳痰、痰中带血、胸闷、气促 8例 ;体温升高 6例 ,最高 39.4℃ ;胸腔积液 8例 ,其中 3例同时并发心包积液 ;荨麻疹伴皮肤瘙痒 2例 ;盗汗 6例 ;皮下游走性包块 5例 ;腹胀痛、腹泻 2例 ;血…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男,34岁,汽车驾驶员。因发热4d,全身皮疹、瘙痒2d于2002年12月12日入院。患者4d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发  相似文献   
4.
本县属侗族人聚居地,为了解侗族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收集了1997年1月~2002年12月6年间侗族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274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5.
肺吸虫病是由于寄生在人体内脏器的肺吸虫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寄生虫病。人吞食含有肺吸虫活囊虫幼的溪蟹或蜊蛄而感染。我区属肺吸虫流行区,每年都有一些患者住院。为了加强对肺吸虫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74年以来收治的22例肺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侗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脂、血尿酸(UA)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生化法检测同居住区80例侗族EH患者、86例侗族非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结果】侗族EH组血清UA、TC、LDL-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UA水平在EH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脂水平在EH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H患者血尿酸、血脂水平与血压密切相关,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加强血脂与血尿酸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癌或骨折要推敲独立思考才诊断 --1例胸椎压缩性骨折误诊为转移癌的教训 患者,男,70岁,因慢性咳嗽、咳痰二十多年,症状加重以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急性发作、阻塞性肺气肿并感染、肺源性心脏病入某医院.入院时体温36.8℃,脉搏96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5.5/9.0kPa.  相似文献   
8.
姚茂江 《新医学》2002,33(3):170-171
患者,男,49岁,以反复胸痛、咳嗽、盗汗10年,发热20日第三次入院。患者曾以右侧胸痛、咳嗽、盗汗月余第一次住院。两次胸片检查均报告为左中肺结核,左侧胸膜炎。给以链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三联抗结核,住院68日,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抗结核药,但胸痛、咳嗽、盗汗症状未消失,其间又多次复查胸片左中肺阴影无变化。9个月后又以左胸痛、乏力、头昏伴咳嗽第二次住院,再摄胸片报告为左中肺结核并胸膜炎,中等量胸腔积液,右肺正常,肺部CT扫描结论同胸片。诊断为左肺结核并渗出性胸膜炎,继续三联抗结核治疗,抽胸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及其EBV抗体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30例成人I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IM早期或表现局部症状时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单一器官疾病,30例用酶联玻片法测定EBV抗体(抗VCA—IgM)阳性28例(93.3%)。结论 成人I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肝损害突出,对诊断不明的发热,特异性EBV抗体测定可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 男,34岁,汽车驾驶员。因发热4d,全身皮疹、瘙痒2d于2002年12月12日入院。患者4d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7℃,伴有畏寒,无寒战。发热以下午及夜间明显,同时伴有盗汗。在外院给予抗生素及退热处理(具体用药不详),热退后又复升。发热第3天全身出现皮疹,并有瘙痒。病后纳差、乏力,二便正常。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及遗传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8.8℃,脉搏96次,min,呼吸22次/min,血艇90/60mmHg(1mmHg=0.133kPa)。发育及营养良好,巩膜、皮肤无黄染,牟身皮肤见密垡散在红色丘疹.皮疮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