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历摘要男,34岁,汽车驾驶员。因发热4d,全身皮疹、瘙痒2d于2002年12月12日入院。患者4d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为90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急诊集束化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收缩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优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气短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急诊治疗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急诊集束化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其治疗时间,保证患者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急诊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急诊ICU中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根据时间不同随机抽选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随机选择40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低流量持续吸氧,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选取40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无创正压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并无太大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PaO2、PaCO2对比均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恢复效果良好,P0.05。结论对急症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更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缓解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减轻心脏负荷,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佐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恢复排气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活血化瘀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颅脑损伤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以及胃肠道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颅脑损伤胃肠功能障碍效果明显,能有效恢复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 男,34岁,汽车驾驶员。因发热4d,全身皮疹、瘙痒2d于2002年12月12日入院。患者4d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7℃,伴有畏寒,无寒战。发热以下午及夜间明显,同时伴有盗汗。在外院给予抗生素及退热处理(具体用药不详),热退后又复升。发热第3天全身出现皮疹,并有瘙痒。病后纳差、乏力,二便正常。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及遗传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8.8℃,脉搏96次,min,呼吸22次/min,血艇90/60mmHg(1mmHg=0.133kPa)。发育及营养良好,巩膜、皮肤无黄染,牟身皮肤见密垡散在红色丘疹.皮疮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AP)早期高热卡与低热卡肠内营养对其并发症及预后的比较,来评估不同热卡的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高HLAP病人,随机分入早期低热卡与高热卡营养治疗组,分别在早期(48 h)内分别给予高热卡和低热卡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记录两组病人血脂、炎症指标变化水平、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及住院时间、ICU时间、器官功能发生率、死亡率、胰腺坏死组织发生率等。结果:我科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共收治HLAP病人48例。在EN开始的前两天内,LC的病人血脂呈逐步降低趋势,两组血脂水平在EN开始后第三天分别为2.3(1.7-3.4)mmol/L vs 5.2(2.9-6.1)mmol/L,P=0.05。LC组的ICU天数明显小于HC组,MODS发生率、死亡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IPN发生率LC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HTG-AP病人,低热卡-高蛋白营养方式可使病人因正氮平衡而增加瘦体重,同时因热卡不足而消耗体脂肪;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