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多年来频发职业性铅中毒的原因,探讨有效措施降低铅中毒的发病率。方法对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通风设施进行评价与改造。结果该企业原作业场所铅监测点的超标率为62.9%,最高点超标207倍;工种的超标率为64.6%,最高超标139倍;通风不良的排风口占72.0%,主要是通风管道堵塞或破损,造成控制风速不达标。对原有通风设施进行重新疏通,更换排铅烟管道,更新铅尘除尘器的过滤袋。改造后作业场所铅监测点的超标率下降为13.2%,最高浓度超标5倍。企业铅中毒新发病例数由每年17例下降为每年3例。结论该企业由于通风系统维护不当造成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严重超标,导致铅中毒发病率较高,对通风系统改造后,作业场所铅浓度明显改善,铅中毒患者减少。  相似文献   
2.
以板蓝根煎煮过程为例,详细介绍了用正交法进行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及方差分析方法,确定了最优操作条件,预测了指标的最佳目标值及变动半径,以摸索出一个确定中药煎煮最优条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评价某天然气产能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测检验和定量分级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化学物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均为0级;二氧化碳回收单元噪声作业分级为Ⅰ级,其他工作场所噪声作业分级均为0级。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需加强二氧化碳回收单元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汽车模具制造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及采取的职业卫生工程措施,评价职业卫生工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汽车模具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液态工业助剂进行定性分析,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对通风系统进行现场调查与检测。结果生产准备厂房磨床操作工、焊装制造部机加砂轮机工接触砂轮磨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为12.8mg/m^3,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等离子火焰切割机操作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工、冲焊制造部右前纵梁二氧化碳保护焊焊工接触电焊烟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依次为5.37mg/m^3、4.25mg/m^3、4.25mg/m^3,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操作工接触噪声强度85.2—91.2dB(A),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部分通风设施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结论汽车模具制造企业以机械加工为主,以粉尘、噪声危害为主,半密闭式的防护措施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建议采用独立的机械排风设施进行粉尘的控制。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来源于漆和调漆的稀料,应独立设置喷漆室和烘漆室,设置上送下排层流式送排风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某炼油厂汽油装车尾气回收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定性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各岗位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化学物和噪声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均为0级。结论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生产管理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Maslach倦怠量表(MBI-KS)对522名在职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分别有43.5%、45.9%和26.5%的高校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去个性化;女性高校教师在情绪衰竭方面要显著高于男性高校教师;大学以下学历教师的低成就感水平要高于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36-40岁年龄段的高校教师情绪衰竭要高于其它年龄组教师。结论在预防和矫治职业倦怠时,应重点关注女性教师、中青年教师和低学历教师,个人、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7.
以硅胶吸附管采集空气中2-氨基吡啶,经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结果显示,空气中2-氨基吡啶线性范围0.5~20.0 mg/ml,短时间采样最低检出浓度为0.052 mg/m3,8 h采样最低检出浓度0.016 2 mg/m3,采样效率>99.19%,穿透容量为0.984 mg(以500 m/min采样)。低温避光保存,样品可稳定5 d。该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2-氨基吡啶的测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