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8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调查了278名接铅工人(其中吸烟者172人,不吸烟者106人)的尿铅值,最高为0.14mg/L,平值为0.0287mg/L。通过分析,接铅工人吸烟与不吸烟者的尿铅含量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吸烟与职业性毒物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有关资料,提出吸烟与金属和类金属、刺激性气体及其他毒物有协同作用,并与职业性癌症有关,提倡戒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程金来  梁丹  冷静  曹子茵  夏猛 《医学信息》2020,(2):165-166,171
目的 建立加味逍遥散复方中丹参酮ⅡA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inertsil ODS-3柱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0℃。结果 丹参酮ⅡA在0.0001~0.0005 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7.36%(RSD=1.38%,n=6)]。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加味逍遥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 诱捕受体3:1998年Pitti在搜索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库时发现一组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同源的表达序列标签,诱捕受体3基因位于人染色体20q 13.3,已知此区域在人类肿瘤发生过程中与基因的扩增和重组有关。 肿瘤干细胞:与正常组织一样,肿瘤组织由处于各种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组成,其中存在一部分独特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功能的干细胞样亚群并将之称为肿瘤干细胞,又称肿瘤起始细胞或成瘤性癌细胞。 背景:目前尚未见有关以肝癌干细胞为靶向的中草药抗肝癌机制的报道,因此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肝癌干细胞诱捕受体3表达的影响,以及下调诱捕受体3表达对肝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按照课题组之前建立的技术方法,从肝癌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中获得肝癌干细胞。将肝癌干细胞分为黄芩素高、中、低剂量组以及对照组,黄芩素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用含200,100,50 μmol/L黄芩素的L-DMEM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仅用L-DMEM培养基培养。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黄芩素处理后诱捕受体3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法检测肝癌干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凋亡和迁移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黄芩素能显著下调肝癌干细胞诱捕受体3的mRNA和蛋白表达,因此确认高剂量黄芩素为最佳作用浓度;②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黄芩素组肝癌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S期和G2期细胞比例增加,而G1期的细胞比例则减少(P < 0.05);③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黄芩素组肝癌干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迁移能力明显下降;④结果表明,高剂量黄芩素能通过下调肝癌干细胞的诱捕受体3表达而抑制细胞的一系列生物学行为,为临床上以诱捕受体3为靶点,以肝癌干细胞为对象进行肝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ORCID: 0000-0002-6020-0616(岑妍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对淄博某蓄电池厂1951年建厂以来铅中毒预防控制措施,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的检测资料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厂从1951—2005年,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平均浓度从建厂起到1955年之前的13.53mg/m^3;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平均浓度分别降至1.00mg/m^3和0.50mg/m^3以下;90年代后,平均浓度降至0.30mg/m^3左右;在2000年后平均浓度降至0.20mg/m^3左右,而且随着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工作场所的铅浓度在稳定中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6.
三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起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事故均发生在检修期间,工人在进入半封闭作业现场时,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及进行强制通风,是事故主要原因,建议建陶生产企业针对煤气发生炉的检修工作,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佩戴防护用品,强制通风.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女工接触混苯作业对其白细胞影响的情况,对某油漆厂各主要生产岗位的苯、甲苯、二甲苯空气浓度进行了检测,对作业女工的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做了动态观察(1987年至1991年),并以正常女性为对照,结果油漆生产女工白细胞总数显著低于正常女性(P〈0.001)。提示即使车间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在现行国家卫生标准范围内,也能对作业女工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某村办化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情况 ,对某村办化工厂双乙烯酮生产线进行了卫生学调查。测得生产性毒物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占97.78 % ;乙酸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占92.22 % ;噪声达标率仅为50.00 % ;作业工人主要表现为头痛(12.04 %)、头昏(7.41 %)、胸闷(11.11 %)、心悸(4.63 %)、咽痛(10.19 %)、齿龈出血(3.70 %) ,作业工人末梢血中RBC平均为3.71×1012/L[(2.78~4.62)×1012/L] ,WBC平均为5.65×109/L[(3.8~8.6)×109/L] ,WBC减少者4例。提示现有生产条件已对工人健康造成一定损害 ,需进一步加强综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草果知母汤对癫痫大鼠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草果知母汤对癫痫大鼠行为和脑海马神经元显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广西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SD雄性大鼠11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草果知母汤组、苯巴比妥组、模型组各34只(每组10只用于电镜),正常对照组8只(2只用于电镜)。除正常对照组,其他3组均以戊四唑慢性点燃癫痫模型。各组在造模同时即开始给药,草果知母汤组予草果知母汤液(由草果,知母,厚朴,半夏,黄芩,甘草等组成)5g/(kg&;#183;d)灌胃,苯巴比妥组予苯巴比妥混悬液60mg/(kg&;#183;d)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以双蒸水灌胃2mL/(ks&;#183;d);1次/d,持续5周。采用Smialowki 6级评分法进行行为学观察(1级,节律性点头或头部颤搐;6级,强直性惊厥),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光镜技术观察大鼠脑海马神经元的显微结构。 结果:11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大鼠行为学观察结果: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均出现惊厥行为,点燃率为83%。随着点燃周数的增加,惊厥级别不断增高,尤以模型组最为显著,第5周时草果知母汤组、苯巴比妥组惊厥级别均显著低于模型组[2.30&;#177;0.54,1.85&;#177;0.46,5.2&;#177;0.80(P〈0.05)]。②大鼠脑海马神经元数目及显微结构:从第4周开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海马区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草果知母汤组、苯巴比妥组脑海马区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多(P〈0.05-0.01),后两组差异未见显著性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神经元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重者伴有神经元凋亡;草果知母汤组、苯巴比妥组改变不明显。 结论:草果知母汤对癫痫大鼠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其抗痫疗效与苯巴比妥相似,且能较好地抑制癫痫引起的脑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的减肥降脂功效。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针灸治疗组、埋线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综合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营养肥胖造模方法复制肥胖模型大鼠,干预治疗前、后检测各组大鼠摄食量、体重及总脂肪重量及体脂系数。结果:干预治疗前,模型组摄食量、体重、总体脂肪重量与其他各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后,综合疗法摄食量、体重、总体脂肪重量均数小于其他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对分胖大鼠具有较好的减肥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