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导管管理方法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的影响关系,通过加强导管管理,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10月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与导管管理之间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管理方法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0年7月-2011年6月共81例设为对照组,采取普通换药程序,第二阶段2011年7月-2012年10月共82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及氯己定敷贴进行换药。结果观察组导管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BSI率比对照组下降了7.2/千导管日;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7d更换敷料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均明显低于3d更换敷料;两组分别在去除敷料后进行皮肤表面与导管接口表面细菌采样,对照组菌落数明显高于观察组,皮肤表面菌落数与导管输液接口细菌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氯己定敷贴以及减少敷料更换频率、加强对静脉营养后导管管理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
132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以便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2007年6月-2008年12月60岁以上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32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主曼为下呼吸道感染,其次为上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皮肤,真菌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论:应加强对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临床医生老年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选定合适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在ICU使用呼吸机时间超过48 h的病人16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3例,试验A组54例,试验B组55例;对照组采用棉球擦拭法行口腔护理,试验A组采用纱块擦拭法行口腔护理,试验B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牙刷配合冲洗法行口腔护理.[结果]对照组与试验A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80,P<0.01),对照组与试验B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32,P<0.01),试验A组与试验B组两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03,P=0.482);口腔护理后清洁评价情况,对照组不满意率为24.52%,A组不满意率7.40%,B组不满意率9.09%,两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VAP导管日感染率试验A组为0.307%,试验B组为0.304%,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纱决擦拭和一次性负压吸引牙刷配合冲洗法行口腔护理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可有效地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的数量,可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东莞市孕妇乙型肝炎(乙肝)、梅毒和艾滋病3种传染病发生情况,为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产科产检的12054例孕妇乙肝、梅毒和艾滋病传染病检查数据。结果检出HBsAg阳性者共1115例(9.25%),2017年、2018年分别为642例(10.18%)、473例(8.2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992年以前出生HBsAg阳性者820例(10.1%)、1992年及以后出生HBsAg阳性者295例(7.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梅毒阳性者67例(0.56%),2017年、2018年分别为32例(0.51%)、35例(0.6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艾滋病阳性者3例(0.02%),2017年、2018年分别为1例(0.02%)、2例(0.0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市孕妇3种传染病中,乙肝阳性率最高,梅毒阳性率第二,艾滋病阳性率最低,2018年与2017年比较,HBsAg阳性率有降低,仍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梅毒、艾滋病阳性率较前无明显变化,提示乙肝母婴阻断工作仍需要加强,针对梅毒、艾滋病,还需加强其他感染途径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特殊区域采用空气洁净器后动态消毒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用平板自然沉降法,对手术室、产房、ICU、NICU动态环境下空气进行采样,分别在开机前和开机后30、60、90、120 min进行空气中菌落数观察,随后每月对以上区域空气动态消毒效果随机监测至少1次.结果使用空气洁净器后各特殊区域室内30 min除菌率在94%以上,持续开机消毒效果良好,使用空气洁净器后(2000~2004年)与使用前(1996~1999年)动态空气消毒合格率比较,经χ2检验,各区域差异显著(P<0.01),ICU、NICU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个别区域动态空气监测偶有细菌数超标,与室内流动人员密度大及人员进出频繁、未严格执行更衣等制度有关.结论空气洁净器用于特殊区域动态环境消毒效果良好,长期观察性能稳定,尤其适用于ICU、NICU等重症监护病房动态环境下的持续空气消毒;在使用空气洁净器过程中除按要求设置台数及位置摆放外,仍需严格执行更衣制度、清洁制度,认真控制室内流动人数及开门次数,方能取得更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化换药流程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114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使用普通换药包遵循常规换药流程,观察组改良换药包及细化换药流程,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及全身症状.结果 两组导管局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无明显区别(P>0.05);两组导管平均置管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组导管病原学送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尖端检出细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采用细化换药流程,加强PICC导管的维护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PICC导管相关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整合现有不同种类骨科专科护理单,缩短护士记录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 将工作中常用的五张骨科专科护理单整合为一张表格式骨科综合护理单,应用于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记录.观察组采用改良表格式骨科综合护理单,对照组采用改良前护理记录单,比较两组护理记录书写时间、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及护士、病人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用于护理记录书写时间分别为(23.3±2.4) min、(32.5±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书写质量由(87.2±4.1)分提高至(95.1±2.2)分,护士和病人的满意度均提高.结论 改良表格式骨科综合护理单使用简单方便,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1273例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生切口愈合不良23例,发生率为1.81%,常见于切口感染、裂开或脂肪液化;危险因素调查主要与肥胖、基础疾病、术中出血量、羊膜腔感染、手术技巧及手术时间长等有关。结论对高危人群应采取严格预防措施,以减少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医院重点科室3年消毒效果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灭菌状况,及时找出工作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医院重点科室连续3年 消毒效果进行动态监测与观察,对细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科室及不同监测项目消毒效果不同,手术室合格率最高,达94.4%,新 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ICU监测合格率受空气消毒效果影响较大,空气质量与室内流动人数有密切关系;3年不 同监测项目比较,无菌物品合格率达100%,低浓度消毒液仍存在安全隐患;空气合格率逐年上升,物体表面以负压瓶盖内面及管道等细菌超 标检出率高,实习生及医生换药前手的监测合格率较低。结论 对重点科室动态环境下的空气及某些临床用具、使用中消毒液必须加强管理, 提高消毒质量;对医务人员、实习生需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在职教育,提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选定合适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在ICU使用呼吸机时间超过48h的病人16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3例,试验A组54例,试验B组55例;对照组采用棉球擦拭法行口腔护理,试验A组采用纱块擦拭法行口腔护理,试验B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牙刷配合冲洗法行口腔护理。[结果]对照组与试验A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80,P0.01),对照组与试验B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32,P0.01),试验A组与试验B组两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03,P=0.482);口腔护理后清洁评价情况,对照组不满意率为24.52%,A组不满意率7.40%,B组不满意率9.09%,两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VAP导管日感染率试验A组为0.307%,试验B组为0.304%,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纱块擦拭和一次性负压吸引牙刷配合冲洗法行口腔护理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可有效地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的数量,可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