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特种医学   4篇
预防医学   17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色矿山噪声暴露人群职业损伤状况及对策的提出唐耀远,刘长庚,邹伦伶,周旭,童琼轩,廖雍玲噪声危害致有色矿山井下作业人群的职业损伤报道甚少。在累积过程中剂量与反应的关系,噪声性损伤的罹患规律及发展趋势,均是目前国内解决临床诊断指标,制订限制标准的基础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了解湖南省天然矿泉水饮用人群的健康状况。方法选择长期饮用天然矿泉水人群为观察组,条件相近不饮用矿泉水人群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间健康指标的差异。结果 长期饮用天然矿泉水人群平均期望寿命(e^9)为72.04岁,比不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对照组人群e^0高出2.99岁,平均死亡年龄要高4.15岁,总患病率要低14.3%,人均医疗费用开支要少28.6%;男女小学生生长发育:男生身高高3.06cm,女生身高高4.26cm;男生体重重2.51kg,女生体重重3.40kg;男生胸围大1.62cm,女生胸围大1.81cm。结论长期饮用天然矿泉水人群的健康状况要优于条件相近不饮用矿泉水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摸清水库涵洞内环境质量,在特定条件下恶化的原因及引发事故的规律,以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研究水库涵洞内工作环境和条件,设计调查方案和建立调查模型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涵洞内卒气中O2含量普遍低,最低值为7.2%,仅为洞外大气的37.9%。洞内CO2高达0.958%,H2S最高浓度达12.8mg/m^3,涵洞放水量为平常灌溉水量时,涵洞空气中即呈严重缺氧状态,可致作业人员死亡。结论 水库涵洞放水是取自底层水且流入洞内速度很快,使O2在空气中含量迅速降低,CO2、H2S浓度增高,加之夏秋季洞内外局地逆温是引发事故的原因。为此,应制定涵洞内作业的职业卫生规章,以预防、控制、消除从事涵洞内作业这一职业人群的伤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6.
劳动卫生监测工作是卫生行政机关在职业病防治方面依法行政的重要法律依据,其具体运作主要分为对企业生产场所有毒有害因素的定期监测和对“新、改、扩、续”建设项目的劳动卫生学预评价监测两大类。当前,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如何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开发利用劳动卫生监测的社会功能,达到既保护工人身体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又有力促进  相似文献   
7.
公共场所指人们聚集、活动的场所,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过去人们思想上认同的商业服务、公共福利、文娱活动等场所的范畴和观念已大大扩充或改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影响健康的致病因素也在增多,其中放射性危害就很突出,因此卫生监督机构对公共场所的管理就面临着新的综合执法工作模式的  相似文献   
8.
尹效华  唐耀远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620-2621
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赋予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是我国新时期职业卫生工作的核心。通过对卫生行政部门职业卫生法定职责的讨论,分析其特点、内容,突出强化对建设项目的审查、验收,真正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监督管理的执法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涵洞内氧、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分析涵洞内环境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及影响因素 ,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涵洞内外空气中氧、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为检测项目 ,探讨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增高的原因 ,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加以统计分析。〔结果〕水库涵洞在夏秋季放水运行状态下 ,氧含量下降到 7.8% (比涵洞外降了 1.64倍 ) ,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浓度分别增高至 0 .95 8%和 11.5mg/m3(增高 2 7倍和 114倍 ) ,其浓度的降、升变化与洞内距离密切相关 ,拟合指数 (R2 ) :O2 、CO2 、H2 S分别为 0 .9819、0 .9942、0 .92 95 ;并指出环境温度和水是影响洞内氧、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浓度的主要因素。〔结论〕涵洞内在夏秋季放水状态下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较高 ,极易发生危害事故 ,需采取通风等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水泥中的镭、钍、钾、天然放射性含量进行分析。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结果 建筑物内的辐射剂量率为0.42×10-8 Gy·h-1结论 湖南省生产的水泥放射性含量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使用不受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