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3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Z350纳米复合树脂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Z350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的美观满意率和疗效。方法:160颗需要进行修复的前牙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颗,分别采用Z350纳米复合树脂和Z250复合树脂修复,修复完成时及修复1年后进行患者和医生对修复体的美观满意率调查,并进行修复效果的成功率检查。结果:修复完成时两组的医、患美观满意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修复1年后Z350纳米复合树脂组的修复成功率和医、患美观满意率均比Z250复合树脂组的高,差异有显著性。无论在修复完成时或修复1年后,患者对修复体的满意率均低于医师,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Z350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前牙1年后的美观满意率和成功率均比Z250复合树脂的高,但患者对修复体的美观满意率要较医师的低。  相似文献   
2.
防止感染侵入微种植支抗体体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综合护理抗菌消炎法在防止微型螺钉种植支抗体(简称微植体)体周侵入性感染的有效性。方法:105例应用微型种植螺钉作为绝对支抗的错畸形病人(植入微型螺钉232枚),男性44例,女性61例,年龄13.2~51岁,平均20.1岁,分为3组。实验1组:使用综合抗菌消炎法;实验2组:使用一般爽齿漱口液;对照组:清洁水漱口。3组病人均接受口腔卫生宣教。术后3d(T1)、7d(T2)、14d(T3)、28d(T4),56d(T5)复诊,接受检查和相应治疗。结果:84.4%微植体在治疗过程中能保持稳定,其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实验组表现较轻,微植体松动率分别为为6.5%(1组)和13.3%(2组);对照组的炎症反应较重,松动率为27.3%,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基础口腔护理,控制微螺钉种植支抗体表面细菌聚集和黏附,对于预防和治疗种植体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护理抗菌消炎法可提高防止微螺钉体周侵入性感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对不能正常萌出的埋伏牙及含牙囊肿中的含牙处理,目前临床上往往采取拔除或袋形手术方法保留病灶牙,而将病灶清除后,利用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颗粒将病灶牙再植,还未见报告,现将临床应用5例报告。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1994年7月至1996年10月在湖北医科...  相似文献   
4.
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在矫治单侧后牙正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微型种植体支抗(MIA)在固定矫治中的应用。方法在83例应用钛钉MIA作为绝对支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中,选择4例单侧后牙正锁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MIA压低伸长的上颌后牙,牵引舌侧倾斜的下颌后牙以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牙合。MIA植入部位为上颌后牙颊侧和腭侧根尖区,以及下颌后牙颊侧根尖牙槽间隔;上颌磨牙的压入力约0.833 N,下颌舌向倾斜牙的颊向牵引力约0.559 N。观察植入术后钛钉周围组织的反应;植入术后和钛钉取出前拍摄全景曲面断层X线片,测量磨牙压入情况。结果采用多部位植入钛钉MIA、上下颌同时牵引的方法可有效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牙合,钛钉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稳定,其周围仅有轻微炎症。结论作为骨性绝对支抗,MIA能有效压低上颌后牙,扶正舌倾的下颌后牙,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牙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微种植体对修复科转诊的关闭磨牙拔牙间隙、磨牙伸长等患者进行局部牙列治疗的临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佛山市禅城区口腔医院收治的修复科转诊患者11例。其中3例因上颌磨牙缺失不愿接受修复治疗和全口正畸治疗的患者,在其缺失牙的近中颊、腭侧各植入1枚微种植体,缺失牙远中磨牙与微种植体间链状圈牵引,近中移动缺失牙远中的磨牙,关闭拔牙间隙。8例对牙合牙伸长致缺牙区颌间距离过小不能修复的患者,单个牙伸长者在伸长牙的颊、腭侧各植入1枚微种植体,使2枚微种植体成对角;相邻2个牙均伸长者在2个牙之间的颊、腭侧各植入1枚微种植体,2枚种植体之间通过伸长牙的牙合面挂链状圈或镍钛弹簧压低伸长牙。结果    3例关闭磨牙拔牙间隙患者,经过6 ~ 10个月的牵引后,原缺牙区间隙关闭,牙齿移动区域与对牙合牙的咬合关系基本正常。8例磨牙伸长患者应用微种植体加力5 ~ 9个月后,伸长牙被压低到其近(远)中边缘嵴与邻牙的边缘嵴平齐等高、修复颌间距离足够。两组患者X线牙片示根尖均无明显吸收。结论    对一些特殊病例如第一或第二磨牙拔除后不愿接受修复治疗或全口固定矫治以及对牙合牙伸长导致修复困难的患者等,可尝试应用微种植体对其进行局部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双颌前突拔牙病例的矫治过程中使用改良磨牙长牵引钩对控制前牙覆(牙合)和预备支抗的作用。方法:20例双颌前突、前牙覆(牙合)Ⅰ°、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矫治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使用常规的成品磨牙带环牵引钩,实验组10例使用改良磨牙长牵引钧进行牵引,治疗过程中均不采取其他辅助打开咬合和控制支抗的措施。拔牙间隙关闭完时测量前牙的覆(牙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拔牙间隙关闭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牙覆(牙合)均有所加深,但实验组前牙覆(牙合)改变较少,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冠、根近中移动量均较对照组的少,差别有显著性;而实验组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冠、根近中移动量也较对照组的少,但差别无显著性。结论:改良磨牙长牵引钩在拔牙矫治病例中可以起到支抗预备、防止支抗磨牙前倾移位及前牙覆(牙合)加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舌侧矫治技术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应用舌侧矫治技术这一美观的牙齿矫正方法的技工室准备、临床操作、患者的适应性、矫治效果等。方法:两例安氏Ⅱ类Ⅰ分类成年女性患者,不拔牙采用舌侧矫治技术。参照C.L.A.S.S.(Custom Lingual Application Setup System)间接粘结方法进行托槽和磨牙舌侧管的粘结,观察记录患者对矫治器的适应性及矫治效果。结果:间接粘结的技工室操作部分比较复杂、费时,但临床口内粘结过程作者感觉并不比唇侧托槽的粘结困难。矫治初期患者感觉说话、咀嚼困难,约两周之后慢慢适应。2个月后前牙深覆得到矫正,11个月后主动矫治结束。结论:在医师的指导下,患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舌侧矫治器。间接粘结法虽然比较复杂,但其具有粘结位置准确、临床粘结耗费时间短等优点。由于舌侧矫治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观性优点,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和正畸医师青睐和应用这一矫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常常存在缺牙的间隙过大或过小、基牙倾斜、前牙咬合关系不佳等情况,许多患者需在修复治疗前进行正畸治疗,以达到更佳的修复效果。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15例患者,男4例,女11例,年龄14~32岁。其中修复牙的间隙大小不适当的7例,前牙咬合关系不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鱼罐头中砷和汞含量的方法。方法微波消解样品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和汞含量。结果砷、汞测定液的检出限分别为0.049μg/L、0.017μg/L,回收率分别为98.2%~106.2%、98.4%~104.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2.8%、1.8%~3.1%。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适合测定鱼罐头中砷和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CFuji正畸黏接剂和京津釉质黏接剂黏接磨牙颊面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GCFuji正畸黏接剂和京津釉质黏接剂进行黏接型磨牙颊面管的黏接.对其临床治疗过程中颊面管的脱落率及脱落后牙釉质上的黏接材料残留指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GCFuji正畸黏接剂组的颊面管脱落率略低于京津釉质黏接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黏接剂黏接后均显示,上颌第一恒磨牙上的颊面管脱落率最低.而上颌第二恒磨牙的颊面管脱落率最高:两组颊面管脱落后黏接材料牙面残留指数均多数为3.分别占总体分布的55.0%和59.1%。结论黏接黏接型颊面管时使用GCFuji正畸黏接剂和京津釉质黏接剂的黏接效果差别不大:两组颊面管脱落时断裂界面均多数在牙釉质与黏接材料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