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8-2005年深圳市松岗街道学生常见病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1998-2005年深圳松岗街道在校学生健康检查资料,了解常见病患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每年的健康检查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营养不良、贫血有逐年降低与肥胖患病率增高的趋势,视力不良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营养不良、肥胖、视力不良、龋齿、沙眼等患病率女生高于男生。而贫血患病率与蛔虫感染率男生高于女生。性别差异除贫血患病率无显著性外,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贫血患病率在各年级间差异无显著性。营养不良、肥胖、视力不良、龋齿、沙眼患病率在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而贫血患病率、蛔虫感染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辖区学生常见病某些指标虽然处于较低水平,低于《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的终期目标,但某些指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抑制这种势头,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是我们公共卫生工作者应该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深圳市松岗街道10年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最近10年来诊断的职业病资料、危害因素构成以及日常的监测与健康检查结果.结果 本地区发生职业病52例,粉尘引起的矽肺在2000-2002年是本地区的主要职业病病种,三氯乙烯、正己烷等有机溶剂引起的职业中毒增长速度最快,是最近三年本地区的主要职业病病种,噪声危害也不容忽视.结论 有机溶剂、粉尘是本地区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加强综合管理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实践与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及时总结基本职业卫生服务(BOHS)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为今后全面推广BOHS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深圳市松岗预防保健所(卫生监督所)BOHS试点开展工作数据,从机构和能力建设、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宣传与培训、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结果①松岗预防保健所(卫生监督所)加强了职业卫生科建设,为有效开展BOHS试点工作创造条件;②近3年松岗街道工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和职业健康检查率均明显上升,2008年其覆盖率分别达91.4%和91.9%;③尝试多种职业卫生宣传和培训模式,职业病防治知识普及率达98.8%;④积极探讨多种BOHS工作模式,采用网格化管理及“120”分级管理、专项整治以及执法与服务结合等监督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劳动环境。结论松岗街道BOHS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天麻(Gastrodiae elata Bl.)野生变家种七十年代初在汉中地区已获得成功。城固县从1976年开始试种以来天麻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1.连续采用块茎无性繁殖,出现了产量逐年下降的趋势;2.随着天麻生产的发展,有些地方栎树过量砍伐。栽培天麻所需的适生栎树日益不足;3.人工栽培天麻技术还不够完善,产量忽高忽低。  相似文献   
5.
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尿铅、血红蛋白(Hb)和血锌原卟啉(ZPP)进行生物监测分析.方法 检测电池厂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对接触铅作业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尿铅、血红蛋白和血锌原卟啉测定.结果 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铅作业工人中具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162名铅作业工人中15人尿铅含量超过职业接触限值(≥0.34 μmol/L),7人ZPP≥2.91 μmol/L,15人Hb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浓度>0.05 mg/m^3及接铅工龄在2 a~者,生物监测指标明显异常.结论 蓄电池厂的铅作业工人存在明显的职业危害,定期进行尿铅、血红蛋白和血锌原卟啉生物监测十分必要,可以早期发现职业健康损害,预防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近10年的松岗街道暂住人口的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了解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报告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暂住人口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常住人口比较。结果1996-2005年,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低于常住人口,发病率随年龄增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占前5位的是淋病、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结论松岗街道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总趋势是下降的,但性传播疾病增长迅速,防治形势严峻,应采取综合措施重点防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现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在宝安区10个街道,抽取6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6个村,每村抽100户,每户抽2名12~65岁常住居民,合计7 200名常住人口。调查问卷均采用国家知晓率调查的统一标准问卷。由调查者以面对面访谈形式完成问卷填写。结果共调查7 200例,有7例失访,应答率为99.90%;其中男性3 721例,女性3 472例。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57.04%。在知晓率方面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城区居民和农村居民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5,P<0.01),该地户口与外地户口居民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10,P<0.01)。在同事或邻居得了结核病时,5.9%的人选择不和他来往了,56.7%的人选择尽量保持距离。农村居民通过村医获取结核病知识情况与城市居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22,P<0.01)。结论宝安区公众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途径单一,导致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需加强结核病知识宣传力度和扩大宣传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制一套能从症状体征反推可能致病原因计算机软件系统,以利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因的识别.方法 收集常见的致病因素:(1)职业接触毒物,主要是工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如原料、辅料、半成品、产品以及中间产物、副产品等;(2)环境毒物,天然的或者人工产生的环境污染化学物;(3)食物中毒致病因素,包括化学的、细菌的等目前常见和有诊断标准的食物中毒可能致病因素;(4)传染病致病因素,如细菌、病毒等常见传染病致病因素.收集每种致病因素的基本资料,包括致病性、临床表现、检测方法、治疗与应急处理等.实行关键词组加注,利用Delphi、VisualC+、SQL编制查询系统.根据致病因素顺向检索,也可根据症状与体征的表现反向推测可能致病原因.可采取精确查询与模糊查询两种方式.结果 该系统涵盖了23 982种致病因素资料,包含了目前我国常见的职业中毒、环境污染、食物中毒、传染病爆发等致病因素的资料.结论 查询方便快捷,可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致病原因的反向推定.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某箱包厂苯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箱包厂苯作业对接触工人的职业危害作用。方法测定深圳市某箱包厂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浓度,对苯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人进行体检,检查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t)、肝功能、HBsAg和心电图。结果苯接触组工人具有一定的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外周血WBC、Hb、Pt下降人数分别占10.7%、13.3%和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接触组肝功能异常和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从事苯作业的工人出现比较明显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并有外周血液系统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和了解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基层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及发展模式,为其他地区职业病防制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松岗卫生监督所(预防保健所)对辖区松岗街道工矿企业职业卫生服务、监督和监测数据,从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职业病发病、防护措施、职业健康检查、监督监测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松岗街道现有797家工厂已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25172人,作业场所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粉尘、噪声等为主。作业场所有机溶剂、粉尘和噪声监测合格率分别为63.89%、43、90%和12.86%,职业健康检查率为58.4%,企业职业卫生防护逐年有所改善,职业病发病人数近年明显增加,但与职业健康检查率增加、职业病人检出增多有关。松岗卫生监督所(预防保健所)近2年开展职业卫生服务发展迅速,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结论职业病防制形势严峻,城市基层公共卫生单位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对预防和干预职业病危害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