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迄今尚是一个难题 ,医学界众多学者都在不断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分析了本院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3月应用松之泰肝泰宝胶囊口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4 0例 ,结果显示该药对乙型肝炎血清病毒标志物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现初步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住院病人 80例 ,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HBsAg、HBeAg、HBV -DNA持续阳性半年以上 ,且排除HAV、HCV、HDV、HEV同时感染者 ;近半年内未接受任何抗病毒和免…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3年在腹式结扎术皮肤缝合方法上有所改进,只做内缝合,不外缝针,不拆线,易被群众接受。该年第四季度腹式结扎244例,内缝合221例,占结扎人数的90.57%,伤口均一期愈合,住院3天左右即可出院。一般资料一.年龄:本组最小21岁,最大49岁,26~35岁的有175例(71.72%)。二.产次:本组最高产次11胎(2例),2~5胎164例(67.21%)。三.手术时机:产后结扎24例,引产结扎20例,人流后结扎10例,空腹结扎167例。手术后服穿心莲,未用青链霉素,伤口均一期愈合,仅一例切口周围红肿,面积约3×3.5cm,  相似文献   
3.
一例26岁女性因停经50天,口服硫磺40克堕胎。服后无腹痛及阴道流血。5月后腹部明显增大,7个月时腹大超过足月妊娠。7个多月时无诱因出现阴道流水,腹胀痛入院。入院15分钟自娩一女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了解镇江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镇江地区HBV感染者257例,其中慢性HBV携带者49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52例、中度38例、重度32例,重型肝炎22例,肝硬化41例,原发性肝癌23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检测HBV的基因型。结果257例HBV感染者中B基因型112例(43.6%),C基因型140例(54.5%),B C基因型5例(1.95%),未发现A、D、E、F、G和H基因型。C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中占绝对优势,分别占65.6%、72.7%、68.3%、78.3%,显著高于慢性HBV携带者的38.8%,P<0.05。C基因型HBV感染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262.3±319.7u/L)、总胆红素(TBIL)水平(69.9±35.8μmol/l)、HBeAg阳性率(67.1%)、HBV DNA定量中位数绝对值(6.02±1.34)显著高于B基因型(141.5±206.1u/L)、(38.3±22.4μmol/l)、46.4%和4.18±1.10,P<0.05。B基因型HBV感染者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39.6±9.6g/)显著高于C基因型(30.1±7.3g/l),P<0.05。结论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可用于HBV基因型的临床检测。镇江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以单一的B型或C型为主,含少量B C型。C基因型为本地区优势基因型,并在严重肝病和原发性肝癌中比例较高,其引起的ALT、TBIL、病毒血症水平均较高,HBeAg血症持续时间长,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患者肝功能和HBV DNA的变化。方法检测64例肝细胞癌患者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HBV DNA定量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64例患者在TACE术前HBV DNA阳性42例(65.6%)。术后2例HBV DNA由阴性转为阳性,21例HBV DNA升高10倍以上。TACE术前42例HBV DNA阳性患者HBV DNA定量为4.3±0.5×104copies/ml,术后44例为6.1±0.4×105copies/ml(P0.05)。HBV激活患者术后肝功能出现明显损害。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将引起肝细胞癌患者HBV激活,可能加重肝功能损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苦参素主要成份氧化苦参碱(含量98%),是从植物中药苦豆子及苦参根中提取的生物碱,具有抗病毒、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等作用。既往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均为肌肉注射小针剂,注射局部疼痛明显,难以长期坚持治疗。我们改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及苦参素胶囊口服,取得  相似文献   
9.
周清荣  张园海 《江苏医药》2001,27(6):451-452
慢性重型肝炎病情危重 ,有较高的病死率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我们用自血光量子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早期患者 ,观察其对临床与微循环改善的情况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1995年 9月~ 1999年 4月 ,本院住院的慢性重型肝炎早期患者共 60例 ,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自血光量子治疗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2 4~ 4 9岁 ,平均 36 5岁。常规药物治疗 30例 ,男 2 5例 ,女 5例 ,年龄 2 0~ 50岁 ,平均 34 9岁。两组病人均为HBV感染 ,其中治疗组重叠HCV感染者 5例 ,对照组 4例。两…  相似文献   
10.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苦黄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的疗效。方法 :选择90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7例 ,对照组 3 3例。对照组给予肝脑清、清蛋白、新鲜血浆、茵栀黄、门冬氨酸钾镁、胸腺肽等治疗 ,有腹水、出血倾向、肝性脑病、感染、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者均作相应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上述用药的基础上不用茵栀黄 ,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 12 0 μg·d 1 ,苦黄注射液 3 0mg·d 1 ,分别加入 10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静脉滴注。两组疗程 2 1~ 42d ,平均 3 2d。结果 :治疗组显效 2 0例 ,有效 2 3例 ,无效 14例 ,有效率 75 .4%。对照组显效 4例 ,有效 11例 ,无效 18例 ,有效率 45 .5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实验室指标总胆红素 (T BiL)、ALT、AST、清蛋白、凝血因子Ⅱ活动度 (PTA)明显好转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苦黄治疗慢性重型乙肝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提高生存率 ,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