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
病人,25岁,因妊娠36+4周,G3P0,胎动消失2d,阴道血性分泌物7h入院。于妊娠8周时查HCMV-IgM阳性。入院查体:T38.6℃,P90min-1,R22min-1,BP16/12kPa,体质量82.5kg,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产科检查:...  相似文献   
2.
围产儿出生缺陷及环境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出生缺陷已成为我国围产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中一部分是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因此我们对4840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探寻相关环境危险因素的致畸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岛市四方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情况,动态观察缺陷发生状况、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检测中心制订的出生缺陷诊断及统计标准,利用本区妇幼三级网络对11年间四方区分娩的围产儿进行诊断检测。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8.073‰,其中婚检率的高低与缺陷率成反比;前4位出生缺陷为:指(趾)畸形、总唇裂、先心、神经系统畸形;男性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大于女性围产儿(χ^2=8.378,P〈0.01);〈20岁的低龄孕产妇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为34.483‰;孕期主要异常情况为孕早期上感(并发热)、丈夫接触有害物质。结论把握不同的发生特征,分析研究出生缺陷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围产保健工作质量和三级预防保健队伍建设,提倡婚前医学检查,制定多方面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了解我区孕妇缺铁性贫血概况及其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1887名孕妇进行血常规检查,并由专人问卷调查。结果:我区孕妇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17.28%,随着孕周的进展贫血发生率增高,孕晚期达高峰。结论:建议孕妇自孕4月起开始补充铁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摸清四方区育龄妇女的死亡情况,探讨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更好地做好育龄妇女的保健工作。方法对1998--2007年四方区户口的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554例,死亡率为71.88/10万。前3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占48.19%)、意外死亡(占17.51%)、心脑血管疾病(占16.06%)。其中恶性肿瘤前3位是:肺癌、胃癌、乳腺癌。意外死亡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与自杀。随年龄的增长恶性肿瘤构成比升高,意外死亡的构成比则降低。结论降低恶性肿瘤和意外死亡的发生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的关键。应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预防保健工作,进而有效地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关键,是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解青岛市四方区育龄妇女的健康状况,采取有针对性地干预措施,现对2003~2007年的普查普治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英  孙齐  周浙青 《现代预防医学》2002,29(1):35-35,37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对各种类型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通过对辖区内育龄妇女普查工作中查出各类子宫肌瘤患者中120例自愿接受米非司酮治疗者,给予每晚睡前口服10mg米非司酮。三月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采用B超复查肌瘤变化。结果:患者中,肌瘤消失46例,占38.33%,肌瘤明显缩小52例,占43.33%,有效8例,占6.67%,总有效率为88.38%,其中小肌瘤消失率85.71%,中等大小肌瘤消失率为24.62%,大肌瘤无消失。无明显缩小或无改变者14例,占11.67%。停药6月内肌瘤重新增大者37例,占34.96%。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可使子宫肌瘤缩小,甚至消失。并且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肌瘤对其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分析1997-2007年四方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情况.总结经验.使新生儿筛查工作更加正规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降低智障儿的发生。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72h采足跟血滴于美国进口滤纸上,用荧光法检测血促甲状腺素(TSH),苯丙氨酸(Phe)浓度。结果 四方区11年来共筛查29814例,确诊CH14例.(男:女=1:2.5)发病率为0.470%。;PKU患儿1例,发病率为0.033%。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CH,PKU患儿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政府支持、政策得力、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及严格控制实验室质量.保证100%的追访治疗率.是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有效降低智障儿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某区妇女乳腺增生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青岛市四方区妇女乳腺增生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以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乳腺检查两部分。结果:乳腺增生症患病率为43.40%,教师和机关人员患病率最高,分别为60.00%和52.46%,乳腺增生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特点、是否哺乳、流产次数及饮食习惯有关。结论:正确认识此病,保持心情愉快,劳逸结合,提倡母乳喂养,减少流产次数,可预防或降低乳腺增生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