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我院门诊手术室进行无痛宫腔镜检查及手术160例,分别采用单纯丙泊酚麻醉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Coulter Gen.S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0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同时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互相间进行比较分析。另外根据下肢静脉曲张患者FIB≤3.0 g/L(A组)和FIB>3.0 g/L(B组)进行分组比较上述参数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规律。结果: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组PLT(206.0±50.7)、MPV(8.26±0.85)、PT(13.18±0.69)、FIB(3.20±0.70)与正常对照组PLT(185.2±40.9)、MPV(10.07±1.19)、PT(13.26±1.41)、FIB(2.98±0.65)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下肢静脉曲张患者B组PT明显缩短,PLT显著增高(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血液存在一定的高凝状态,有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3.
我们介绍一种能提高异常细胞检出率的血涂片制备新方法 :取待检的抗凝血 (或其他标本 )以2 50 0 r/min离心 3~ 5min,用玻棒轻轻搅拌血浆层下的灰白层 ,使灰白层的细胞漂浮于血浆中 ,吸取所有血浆于另一试管中 ,低速离心后除去多余血浆 ,使试管中血浆与细胞层的高度为 1∶ 1 ,混匀 ,制备涂片 ,染色后镜检。我们采用新旧方法对 1 0例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血涂片作 ,红斑狼疮细胞检出率对比试验。新旧方法制备的浓缩液白细胞总数分别为(1 2 0 .6± 63.4)× 1 0 9/L和 (1 1 .5± 7.0 )× 1 0 9/L,前者白细胞浓度明显增高 ;新旧方法平均…  相似文献   
4.
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TH1/TH2型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蜕膜TH1、TH2型细胞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中的变化,探讨β-HCG、孕酮与TH1、TH2在自然流产发生中的关系。方法正常早孕组15例,自然流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蜕膜组织CD4 细胞胞内因子IFN-γ和IL-4,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外周血β-HCG、孕酮。结果1自然流产组蜕膜组织TH1细胞为(25.45±15.27)%,比正常早孕组(15.26±12.16)%明显增加(P=0.027);TH1/TH2比值为(27.32±15.21)%,较正常早孕组(3.46±3.69)%明显增加(P=0.000);TH2细胞在正常早孕组为(3.89±4.94)%,自然流产组为(2.13±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2自然流产组血β-HCG浓度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z=-4.527,P=0.000);自然流产组血清孕酮浓度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t=-5.633,P=0.000)。3β-HCG、孕酮分别与IFN-γ呈负相关,β-HCG、孕酮分别与IFN-γ/IL4呈负相关,β-HCG、孕酮与IL4均无相关关系。结论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TH1/TH2细胞平衡向TH1细胞为主的模式转化,HCG、孕酮减少可能与TH1、TH2细胞变化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5.
新体380Ag IUD 705例1年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体380Ag宫内节育器的临床避孕效果。方法:对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的妇女705例放置新体380Ag宫内节育器,术后15天、1、3、6、12月随访。结果:置器满1年的705例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续用率分别为每百妇女0.00、2.02、2.00和96.31。结论:新体380Ag宫内节育器使用安全,避孕效果可靠,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研究发现,Fas-FasL在母胎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即表达FasL的滋养细胞能够杀伤入侵到胎盘绒毛的表达Fas的淋巴细胞,从而使滋养细胞免受母体免疫细胞的破坏。以往大多数研究重点放在母胎界面T细胞的凋亡上,而对妊娠早期蜕膜组织的主要淋巴细胞、NK细胞的凋亡报道较少,我们通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外周血和蜕膜组织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7.
双相性贫血是缺铁性贫血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简称缺铁贫)的成熟红细胞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骨髓幼红细胞表现为“老核幼浆“;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与前者恰恰相反,成熟红细胞以大细胞高色素、幼红细胞以“老浆幼核“的巨幼变为其形态特征.当两者并存时,成熟红细胞及幼红细胞缺乏特征性变化,给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就近年来我们收治的15例双相性贫血的骨髓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们介绍一种能提高异常细胞检出率的血涂片制备新方法:取待检的抗凝血(或其他标本)以2500 r/min离心3~5 min,用玻棒轻轻搅拌血浆层下的灰白层,使灰白层的细胞漂浮于血浆中,吸取所有血浆于另一试管中,低速离心后除去多余血浆,使试管中血浆与细胞层的高度为1∶1,混匀,制备涂片,染色后镜检.  相似文献   
9.
双相性贫血是缺铁性贫血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简称缺铁贫)的成熟红细胞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骨髓幼红细胞表现为“老核幼浆”;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与前者恰恰相反,成熟红细胞以大细胞高色素、幼红细胞以“老浆幼核”的巨幼变为其形态特征。当两者并存时,成熟红细胞及幼红细胞缺乏特征性变化,给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就近年来我们收治的15例双相性贫血的骨髓象进行分析。15例患者骨髓常规检验辅以铁染色或血清铁蛋白测定,均有骨髓内外铁减少及血清铁蛋白减低,同时伴有粒系、巨核系的核巨变和核分叶过多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