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布氏田鼠种群动态预测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年际动态和季节动态作了初步分析,并根据雌鼠怀孕率、雌鼠亚成比和性比三项种群特征,提出预测布氏田鼠种群动态的三个短期(2~4个月)方程式。  相似文献   
2.
小毛足鼠种群年龄鉴定和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沙地草场小毛足鼠种群的年龄鉴定及组成。方法:1991-1995年每年4-10月在沙地草场6种生境内,利用直线夹日法调查,捕获鼠按常规称重、测量、解剖、称其胴体重,利用胴体重将5年的标本按年度、雌雄分别作次数分配,鉴定种群年龄。结果:划分成4个年龄组,胴体重分别为幼年组≤7.0g,亚成年组7.1-9.0g,成年一组9.1-12.0g,成年二组≥12.0g。小毛足鼠种群年龄组成的年度和季节变化明显。结论:利用胴体重鉴定小毛足鼠年龄的方法比较准确,且简单方便,便于在现场操作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4.
鄂尔多斯沙地草场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沙地草场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动态,并对其种群数量进行预测。方法:1991~1996年每年4~10月的每月中旬在沙地草场的6种生境内,采用直线夹日法调查,以捕获率(%)表示种群密度,并利用捕获率和繁殖指数为指标建立预测模型。结果:6年中该鼠平均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7月为最高峰,4月为最低峰,相差最多的1993年,最高峰是最低峰的10.5倍。6年中该鼠数量年度变化经历了低谷-高峰-下降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沙地草场小家鼠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鄂尔多斯沙地草场中小家鼠的栖息环境、体尺、繁殖特性及年龄组划分。方法:1991~1996年每年4~10月的每月中旬在沙地草场的6种生境内利用直线夹日法进行调查,捕获的鼠进行外形度量、解剖、称量胴体重。结果:小家鼠在当地属少见种(6年捕到162只,占捕获总数的2%)。该鼠喜欢在沙地草场的丘间滩地栖息,其次为半固定沙地和农田,流动沙地最不宜栖息。依据胴体重将该鼠种群划分为4个年龄组:≤69g为幼年组,70~89g为亚成年组,90~129g为成年组,≥130g为老年组。3~10月为该鼠繁殖期;老年组参加繁殖的个体占该年龄组总数的8181%,成年组占7817%,亚成年组占50%。平均胎仔数为708±190个。结论:本地区小家鼠较南方同种类的个体小,性成熟晚,繁殖期短,但胎仔数多  相似文献   
6.
五趾跳鼠出入蛰特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7.
达乌尔黄鼠种群繁殖与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97年5~9月每月中旬在内蒙古正镶白旗天然放牧场,共布放34800个夹日,捕获鼠894只,其中达乌尔黄鼠384只,占42.95±3.24%。其雌鼠一年繁殖一次,集中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平均胎仔数为6.23±2.07个。雄鼠出蛰后,4月中旬睾丸开始下降,参加繁殖,到5月中旬结束。全年雌性占57.40%,雌性多于雄性。达乌尔黄鼠属于种群数量变动比较稳定的种类,1992~97年年间差别不大,6年平均捕获率为1.10±0.11%,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7月由于当年生鼠全部出地面活动,形成一年最高峰。除1993年和1995年高峰在6月外,其余各年高峰均在7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