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医疲劳术语整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疲劳术语系列中的“倦类”为代表进行释义并阐述了整理疲劳术语的意义的目的。其意义和目的为:阐明中医疲劳的病因,病机,规范描述疲劳的术语,为探讨中医抗疲劳及调治亚健康的方药提供线索与依据。  相似文献   
2.
提高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等电点,能诱发原位免疫复合物型的肾炎,机制已有证实。C-BSA通过注射进入动物体内可以种植于肾小球的基底膜(GBM),并且与带阴性电荷的GBM发生沉积反应而诱发肾炎。本实验设计并优化了稳定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的合成方法,并初步验证了应用该产物建立原位复合物型肾炎模型。  相似文献   
3.
对薛己运用补中益气汤的77例医案进行了分析,认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可作为抗疲劳的首选方剂。医案有如下特点:①“劳”及“倦”必现于案例之中,病因为“劳”或症状中有“倦”,或两者兼而有之。“劳”指过劳为内伤病因,“倦”指疲劳的症状,如体倦、倦怠、困倦等。②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脾肺虚弱、元气虚。③虚症占绝大多数。④相关脏腑主要为脾肾肝胃。⑤方中均有抑补中益气汤,部分与他方并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用Flash模拟医用化学实验-离子交换法,测定枸橼酸钠注射液浓度的制作过程,介绍了运动动画、形变动画、关键帧动画和文字处理及声音配置等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5.
便秘日久,肠道气机阻滞,脘闷嗳气,甚则腹痛呕吐;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易引起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大便干燥,可引起痔疮、肛裂.功能性便秘治疗较理想,而器质性疾病伴发的便秘难治.便秘对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中风的影响最大,可加重病情,或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心脑疾患的老年人中10%左右死亡的诱因为便秘[1].消除便秘不但可缓解心脑血管病,还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其意义不可低估.本文是笔者治疗心脑血管病伴发顽固性便秘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6.
健忘是指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亦称善忘,常伴失眠、心悸、头晕等症状。无论青年、中年、老年均可发生,只是轻重不同,病因病机有别。本证病位在脑,与心脾肾虚损、气血阴精不足、气滞血瘀、痰浊有关。健忘是一种常见病证,往往被忽视,但却严重影  相似文献   
7.
周宝宽 《陕西中医》2011,32(12):1680-1682
<正>痛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间质性肾炎、尿酸性尿路结石等。国外报道,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0%~13.2%,痛风的患病率为1.3%~3.7%,近年来随经济发展及生活方式改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论从胃论治是指泻胃火及化湿和胃。酒渣鼻、痤疮、面部皮炎、面部血管性水肿等面部皮肤病证属胃中热盛、脾胃伏火、胃热兼阴虚火旺、感寒湿滞者,选用泻胃火及化湿和胃之剂,可获满意疗效,现举验案4则简述之。1痤疮案艾某,女,29岁。2010年5月9日初诊。1年前,面生粉刺伴口疮口臭,未规律治疗,粉刺时轻时重,现已演变成脓疱及结  相似文献   
9.
内伤头痛属内科杂病范围,发病率较高,虽痛苦不堪,因不影响生命而被忽视。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有诸多中老年得此病。常年靠止痛西药维持,严重影响生存质量。中医药在治疗头痛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临床30年,接诊诸多头痛患者,排除器质性疾病,用中药调治取得理想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证论治前列腺炎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前列腺炎病因病机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病理因素为湿热、瘀血、痰浊。湿热毒邪蕴结下焦,侵犯精室、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形成湿热下注证;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精室形成气滞血瘀证;肾阴亏虚,相火亢盛,内蕴精室形成阴虚火旺证;肾阳虚损,温煦失职,气化功能失常形成肾阳虚衰证。结论:辨证论治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