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拉米夫定是一种有效抗乙肝病毒药物,但长期应用易发生HBV DNA YMDD变异而致耐药,引起影响临床疗效及病情反复,甚至加重等问题[1]。为寻求应对的有效治疗方法,2005年1月以来,我们进行苦参素联合至灵胶囊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邱秀芹  陈福林  周孝清 《西南军医》2011,13(6):1024-102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正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两组疗程皆为4周。观察治疗后胸水吸收及肝损伤情况。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胸水吸收总有效率为79.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为8.3%、对照组肝损害发生率为41.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复方甘草酸苷对促进胸水吸收和预防肝损害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孝清  邱秀芹 《西南军医》2010,12(5):864-865
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病毒标志物(HBV~M)组合与HBV DNA的关系以便指导免疫干预而阻断母婴传播。方法采用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对268例孕妇检测感染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结果HBs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49.4%(83/168),HBsAg阴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11.10%(11/100),两者差异显著(P〈0.01),但HBsAg(-)组HBV DNA阳性数占总数中的11.7%(11/94)。结论临床仅根据HBV血清标志物抗原抗体的检测来判断病人的传染性是不全面的,应重视HBsAg阴性低水平HBV复制患者,结合HBV DNA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免造成宫内HBV感染。进行预防接种阻断HB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4.
周孝清 《西南军医》2008,10(6):57-58
目的观察草仙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伴有HBV-DNA阳性、HBeAg阳性及ALT为2UL~5UL随机分成治疗组(草仙乙肝胶囊治疗)和对照组(乙肝解毒胶囊治疗)各130例,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的HBsAg、HBeAg、HBV-DNA(PCR法,结果〈1.0×10^3copies/ml为阴性)阴转率以及草仙乙肝胶囊对不同载量HBVDNA的影响。结果治疗组HBsAg阴转率、HBeAS阴转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11.5%、33.1%、19.2%和40.0%,高于对照组0.8%、16.1%、2.3%、12.3%(P均〈0.05),对低载量患者HBV-DNA的转阴效果好。结论草仙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周孝清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897-4898
目的:观察654-2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的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抗病毒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量合剂等支持、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654-2 10 mg/d静脉滴注;观察两组腮腺及睾丸肿痛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腮腺肿痛消退、睾丸肿痛消退时间分别为(4.28±1.56)d、(4.39±1.68)d,优于对照组(5.82±1.78)d、(6.79±1.45)d,P<0.01。结论:654-2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在消肿方面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永州市人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流行因素,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2-2006年全市报告的所有狂犬病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永州市2002-2006年共报告狂犬病365例,发病以农村为主,分布全市11个县(区),西北地区发病偏高;常年散发,夏、秋季(占74.8%)较多;农民和学生(占81.5%)为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6:1),40岁以下年龄(占76.4%)发病较多.报告病例平均潜伏期为53 d,头面部咬伤的潜伏期较短(28 d),下肢咬伤的潜伏期较长(85 d);犬(占86.0%)是主要的传染源.结论 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提高犬只免疫率,是控制人间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关键;普及群众的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暴露后人群的免疫率,规范伤口处理,是目前急需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周孝清 《西南军医》2009,11(6):1092-1093
目的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回顾分析84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结果84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中HBsAg阳性率[包括HBsAg(+),HBsAg、HBcAb(+),HBsAg、HBcAb、HBeAb(+),HBsAg、HBcAb、HBeAg(+)]占5.7%,低于普通人群。结论初治肺结核患者乙肝病毒感染HBs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携带率。  相似文献   
8.
周孝清 《实用全科医学》2010,8(2):202-202,248
目的探究阿德福韦酯胶囊与苦参素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30例,对照组115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d,口服,连用48周。治疗组11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素0.3g,3次/d,口服,连用48周。观察两组病毒应答率、生化应答率、HBsAg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HBe转换率。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24周时病毒应答率,生化应答率、HBsAg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HBe转换率分别为59.1,50.4,1.7,27.8,24.3和75.7,72.2,7.8,49.6,41.7。48周时分别为74.8,66.1,2.6,33.9,27.8和87.8,80.0,11.3,60.0,49.6。结论阿德福韦酯与苦参素胶囊联用能增强抗乙肝病毒的效力,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永州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9年,以因症就诊为病人发现主要方式,以治愈涂阳肺结核为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手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项目乡镇覆盖率达到100%,村级覆盖率98.82%。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76576人,透74595人(97.4%)初诊查痰48778人,照片31992人,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4121例,其中涂阳肺结核14912例,新发涂阴9209例(符合免费对象1789例)对涂阳及免费涂阴病人全部采取“直接面视下化疗(DOTS)”的管理方式,运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短程间歇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涂阳病人2月末痰菌阴转率:初治97.2%,复治98.6%;3月末痰菌阴转率:初治93.4%,复治96.5%;登记满疗程涂阳肺结核病人平均治愈率为92.56%。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永州市人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流行因素,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2—2006年全市报告的所有狂犬病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永州市2002—2006年共报告狂犬病365例,发病以农村为主。分布全市11个县(区),西北地区发病偏高;常年散发,夏、秋季(占74.8%)较多;农民和学生(占81.5%)为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6:1),40岁以下年龄(占76.4%)发病较多。报告病例平均潜伏期为53d,头面部咬伤的潜伏期较短(28d),下肢咬伤的潜伏期较长(85d);犬(占86.0%)是主要的传染源。结论 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提高犬只免疫率,是控制人间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关键;普及群众的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暴露后人群的免疫率,规范伤口处理,是目前急需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