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手术人工气腹对心肌酶谱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损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 ,其应用日益广泛 ,其中重要的环节是人工CO2 气腹。近年来 ,人工CO2 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有了较广泛的研究 ,但对心肌酶谱的影响的研究较少。为了解人工CO2 气腹对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 ,我们对 4 0例手术病人的心肌酶谱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4 0例手术病人分为腹腔镜组和非腹腔镜组。腹腔镜组 (Ⅰ组 ) 2 0例 ,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12例 ,子宫切除 3例 ,卵巢囊肿切除 2例 ,宫外孕手术 3例 ;非腹腔镜组 (Ⅱ组 ) 2 0例 ,其中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2.
超声刀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必须到位。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术前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在6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迹象,对引流管要特别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做好护理工作,可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全身静脉麻醉下闭环肌松注射与持续输注罗库溴铵对甲状腺癌的效果。方法 8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闭环肌松注射组(CL组)和静脉持续输注组(CI组),记录插管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罗库溴铵总药量、插管条件评分和出室时镇静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期间肌松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CI组相比,CL组插管时间明显较长(P<0.01),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P<0.01),插管评分较高(P<0.01),且CL组中罗库溴铵的用量减少(P<0.01),术中肌松不良事件也较CI组得到改善(P<0.05),Steward苏醒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闭环式肌松注射系统使罗库溴铵用于甲状腺癌术中,药物用量减少且肌松恢复更快,有利于实现精准给药。  相似文献   
4.
2009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总数3637例,其中剖宫产分娩1072例,经阴道分娩2565例。使用安定298例,占同期分娩总数的8.19%。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鼻-鼻窦炎(CRS)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鼻部症状持续超过12周,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本研究采用SF-36量表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QOL进行评估,以其对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更详尽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发病概况 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妊娠期特有的肝病,1934年由Stander及Cadden首次报道,1940年Sheenan通过尸检及组织学检查发现肝细胞脂肪浸润为本病特征,提出此类肝病为妊娠期急性黄色肝萎缩,确定了AFLP的诊断依据,到1980年报道的病例尚不足100例,估计发生率为每100万妊娠中1例。由于对本病的警惕性增高,特别是对较轻型和较早期病例的识别增多,目前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为1:7270。  相似文献   
7.
外鼻鳞状细胞癌常见于老年患者的鼻面部,呈慢性病程,渐进溃烂致毁容,造成心理、生活等方面障碍。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前的心理调适和术后的病情恢复均可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从患者入院就与患者建立起特殊的护患关系,针对患者痛苦、恐惧等心理特点,重点做好心理护理。术前7天起每天进行皮损面清理、消毒;术前1日清洗头面部清洁鼻腔等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的重点在于皮瓣观察、清理渗出、保持鼻腔通气、术后镇痛及预防感染等。对于术后疼痛、出血、营养不良、再造鼻腔功能不良等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也是术后护理的重点之一。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积极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成为与医护人员共同战胜疾病的有力臂助,实现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无创肝血流测定在麻醉监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无创的脉搏色素浓度测定(DDG)技术研究麻醉期间肝脏血流和代谢变化。方法:利用DDG技术测定吲哚菁绿(ICG)的代谢速率,研究1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风险分类ASAⅠ~Ⅱ级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前后肝脏血流和排泄功能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后ICG血浆清除率从(0.29±0.07)明显下降到(0.19±0.04)(P〈0.01);5、10、15min的滞留率相应有所增加;代谢半衰期从(2.50±0.61)min延长到(3.74±0.91)min(P%0.01)。有效肝脏血流量和心脏指数均有所下降,分别从(1.41±0.40)L·min^-1。下降到(0.95±0.20)L·min^-1(P〈0.05)和从(4.07±1.08)L·min^-1·m^-2下降到(2.47±0.69)L·min^-1·m。(P〈0.01)。结论:麻醉能够减少肝脏血流,并降低ICG的排泄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对1例患者在输注纤溶酶时发生过敏反应,经及时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周国霞  张建华 《海南医学》2005,16(3):96-96,26
胸科手术具有创伤大、应激反应强烈、手术时间长、术后疼痛明显等特点。本研究旨在了解单纯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开胸手术时的麻醉药量、血流的力学等的变化,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