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可引起淋巴细胞微核率增加,本文用培养法检验了84例苯接触工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健康对照26名。我们观察到慢性重、中度苯中毒10例、轻度苯中毒50例、观察对象24例的微核率分别为5.0‰、2.92‰和2.21‰,均比对照组0.12‰有显著增高。慢性重、中度苯中毒组均值最大,观察对象组最小。接苯工龄组间无显著相关性;接苯工种制鞋与喷、油漆两组间,虽均值前者>后者,但经统计处理,二者无显著差异。观察中还发现二例接触纯苯女工有1‰、8‰的核粉碎现象,该现象是否系苯中毒的微核表现特征,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富阳县某公社的一个大队,用含砷工业废渣填塘污染水源,以致造成209人砷中毒事故。经查废渣中含砷量为14.15—21.35mg/l。被污染的水源含砷量为1.5—20.0mg/l,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饮水标准(0.02mg/l)的74—999倍,铜、锌、铅含量均未超标。经实地调查,排除有关因素,发现发病者与含砷饮水史关系明确。饮用含砷污水273人中发病209人,发病率为76.6%。  相似文献   
3.
茶尘属于植物性有机粉尘,能否导致尘肺,目前的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茶尘可以引起茶尘肺,其病理基础可能是肺间质纤维增生,或杂有茶尘的沉积;但也有人认为,有机粉尘不会引起肺组织纤维性变。为进一步查明茶尘对肺部的致病作用,以提供防治措施依据,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对杭州某茶厂进行了调查,并作了动物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生产环境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导了杭州地区50名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受检者中男性33人,女性17人,年龄23~45岁(平均32岁),即往均无毒物接触史。50名健康人的检查结果,有39人未检出微核(占78%);微核率在0.5‰者有8人(占16%);1‰者有3人(占6.0%)。微核率平均为0.14‰。用百分位数法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5.
苯致全血细胞减少与骨髓象变化的观察(附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对造血系统的损害,最终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或/和白血病。但有报道,苯致全血细胞减少,其骨髓象不一定都呈典型的再障。部分可能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白血病前期(PL)。本文根据8例  相似文献   
6.
苯可致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减少,转化功能降低。本文对住院治疗的69名苯作业工的外周血及其中10名苯中毒者骨髓淋巴细胞转化率(下称淋转率)进行观察,结合骨髓象中淋巴细胞百分率分析苯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苯可引发多种类型的白血病,但大多以急性白血病为主。一般常见继发于全血细胞减少或再障之后,而突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较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长期接触混合苯而突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柠檬酸钠防治铅中毒是比较理想的药物之一(最近文献报导,已采用乙烯二胺四乙酸二钠钙,效果显著)。由于使用方便、疗效显著、一般又无不良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兹将柠檬酸钠治疗19例铅中毒病人的疗效及12例铅吸收者的初步观察摘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环氧乙烷又称氧化乙烯(EtyleneOxide)或称氧丙环,系无色具有醚样气味的液体,在工业上主要用作乙烯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的制造,药物的制备,并可用作溶剂、增塑剂、熏蒸剂和消毒剂。 病例报告 杭州市某工厂在制造乙酰丁内酯钠生产过程中使用环氧乙烷作溶剂,由于操作不慎,使环化不全的环氧乙烷气体大量逸出,致使现场操作的两名工人吸入高浓度气体而中毒。  相似文献   
10.
无机氟化物进入体内经代谢后主要随尿排出(约38~43%)。因此,测定尿氟量对了解接触氟的程度有一定实用价值。同时亦可供无机氟中毒诊断的参考。由于尿氟量个体差异较大,而测定方法不一,结果亦不尽一致。为此,我们根据杭州市134名正常人的尿氟测定结果提出本地区的尿氟正常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