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性病监测中,常遇到一些需要掌握,但又难以收集完全的总体数据。这就需要对总体含量予以估计,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原则、防治计划提供可靠依据。本文试用捕获——再捕获法(CMR)对本市1997年的性病发病率给予校正估计,获得了较为可靠的理论数据。1 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31岁。因发热伴头痛3月、呕吐3天,于1982年7月16日入院。3个月前开始发热(37~38℃).伴有畏寒、前额部头痛。病初曾接受过青霉素、氯霉素、磺胺增效剂(TMP)及对症治疗,症状一度减轻,并可坚持上班。7月初体温高达39~40℃,头痛呈渐进性,阵发加剧,刺痛,并伴情绪激动,烦躁。入院前3天,头痛剧烈并出现喷射状呕吐,呕出胃内容物,每日1~2次。1978年曾行“甲状腺切除术”,病理报告为“不能除外甲状腺癌”。1979年患“右側结核性胸膜炎”,在本院经抗结核、抽胸水  相似文献   
3.
4.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少尿期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重阶段。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癃闭”、“小便不通”、“关格”等病症范围。我们于1986年~1989年3月,对收治的30例出血热少尿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泻下通瘀合剂为主(下称治疗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称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初步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外科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武威市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不同时期结核病控制策略对比研究,评价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及对传染源发现率的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项目策略、措施的可持续性。方法 根据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后各类报表及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对结核病人登记、治疗效果、成本效益及传染潭发现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武威市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从1993年开始实施,9年间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18415例,发现涂阳肺结核3915例,其中新发涂阳肺结核2584例,复发及其他复治涂阳1331例。与规划实施期相比发现的涂阳肺结核病例提高1.3倍。传染源发现率由项目实施前的34%,提高到69.5%,涂阳病例治愈率由项目实施前的77.4%,提高到95.4%。项目成本一效益比(CBR)1/18.4。结论 武威市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涂阳病人发现率及治愈率逐年提高符合结核病控制项目高发现率、高治愈率的要求,达到了控制传染源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行政干预、加强结防宣传和DOTS策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我科对流行性乙型脑炎(下简称乙脑)一向采取呼吸中枢兴奋药为主的综合措施,常难以奏效。从1972年起,改用中麻Ⅱ号为主的综合抢救措施,已使极重型乙脑病人病死率降低。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7例,女8例。年龄1~8岁。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乙脑诊断。根据江苏省卫生防疫站标准分型。入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在1982~1987年度的临床研究中,应用中医泻下通瘀为主的治法,先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病人156例,1985~1987年设对照(西药)组5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治疗组男105例,女51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治疗组35±9.38岁,对照组36±11.12岁。治疗前病程:治疗组6.65±1.84天,对照组6.80±1.67天。治疗前病期:发热、低血压、少尿三期重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5岁。因腹部膨胀逐日加重2~3月,于1980年3月4日入院。2~3月前,每于进食后饱胀,随后胃纳日趋减少,极度乏力,逐渐消瘦,腹胀渐进性加重,午后每有低热。病程中无腹泻与便泌,无咳嗽、气喘、尿频、尿急、尿痛等征。无盗汗,未接受过治疗。1975年曾因右乳房淋巴结核接受手术治疗。否认“肝炎”史,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无特殊嗜好。月经史:16(3~5/28)天,45岁绝经。18岁结婚,生育3子均健在。爱人曾先后患“肺结核并咯血”、“甲型肝炎”。入院体检:T37.5℃,P92次,R20次,Bp110/70。神清、慢病容、消瘦、轻度贫血。发育、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检查合作。周身皮肤未见出血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3岁,因头昏、头痛、左侧肢体活动受限2月余于2009年3月27日就诊。入院前2月余,患者因不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头昏、头痛、左侧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伴恶心、呕吐,无咳嗽、咯痰,无胸闷及呼吸困难,未诉胸闷、心悸及气促等症状。无发热,无寒战及抽搐,无意识障碍及二便失禁等症状。曾在我院及合川人民医院及西南医院诊断为脑出血,现要求理疗入住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