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美忠 《医学动物防制》2000,16(11):605-606
本文对东阳市鼠疫历史疫区1998~1999年宿主动物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捕获鼠类动物2132只,隶属2目4科8属13种,室内鼠密度2.59%,褐家鼠为优势种(70.10%),野外鼠密度2.94%,黑腹绒鼠和黑线姬鼠为优势种(77.79%),染蚤率7.31%,总蚤指数0.143,缓慢细蚤和不等单蚤为优势种(87.74%),鼠蚤染带率黄胸鼠最高(16%),其次为褐家鼠(13.01%)采集鼠血清2015份,经IHA法检测均呈阴性,病原学活体培养978份,未发现鼠疫杆菌菌落。  相似文献   
2.
东阳市1999~2004年麻疹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卫生部《加速控制麻疹规划指南》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试行)》,我市从1999年起将麻疹纳入AFP监测系统并实施运转。现将我市1999~2004年麻疹疫情及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正> 东阳市曾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3月发生过严重的人间鼠疫,疫情波及6个乡镇14个行政村,共发病117例,死亡113例,病死率高达96.58%。为了能全面掌握疫源动态,了解疫病静息期鼠疫宿主与媒介动物的种群组成,空间分布和数量变动等,1983~1997年我们对历史疫区进行了长期的监测研究,现将监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东阳市鼠疫历史疫区鼠蚤区系组成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东阳市鼠疫历史疫区静息期鼠疫宿主与动物媒介的种群组成及数量变动情况,对该市1951 ̄1996年鼠蚤区系组成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市在鼠疫静息期间,鼠类主要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出现了明显的变动,主要传播媒介印鼠客蚤,1995年和1983年出现过二次高峰,不等单蚤和缓慢细蚤则互为升降,认为应在搞好常年监测的基础上,落实宣传教育,灭鼠,灭蚤和疫区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东阳市4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流行规律和流行特征,对本市46年(1951~1996)疫情资料分析如下。一、流行概况:1951~1996年全市报告流脑病人18028例,年均发病率55.52/10万,死亡968例,病死率5.37%。46年来,我市流脑先后出现过4次周期性高峰。第一流行阶段(1951~1961年)发病率波动在0~44.02/10万,平均发病率8.62/10万,1959年为流行最高峰;第二流行阶段(1962~1973年)发病率波动在10.96~917.62/10万,平均发病率155.99/10万,1967年为流行最高峰,与第一个高峰周期相隔8年;第三流行阶段(1974~1983年)发病率波动在3.21~155.04/10万,平均…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东阳市鼠疫历史疫区2000~2001年宿主动物监测情况汇总分析。结果:共捕获鼠类动物2196只,隶属2目3科7属12种,褐家鼠和罗赛鼠为室内优势种(76.13%),黑腹绒鼠和黑线姬鼠为野外优势种(93.57%),染蚤率4.27%,总蚤指数0.076,特新蚤和不等单蚤为优势种(70.41%),鼠蚤染带率黄胸鼠最高(35.22%),采集鼠血清2028份,经IHA法检测均呈阴性,病原学活体培养1000份,未发现鼠疫杆菌菌落。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乙肝HB)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属于乙肝高发地区。HB疫苗的推广使用,为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发病提供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东阳市自1992年起开始执行新生儿应用HB疫苗预防乙肝的方案,1995年6月份起,对按规定完成HB疫苗全程接种的新生儿进行血清学抗体检测。现将在1995~2002年期间出生的新生儿的抗体检测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在1995~2002年期间出生的新生儿,在完成全程接种后的第30~60天内到市疾控中心进行血清学抗体检测者。2 HB疫苗HB血源疫苗在我市的使用时问为1992~1998年年底,使用剂量为10微…  相似文献   
8.
1990~1996年连续观察东阳市疾病监测点人群393750人年,7年来共死亡2776人,总死亡率70502/10万,其中恶性肿瘤死亡550人,占总死亡数的1981%,年均死亡率13968/10万,居全死因第2位。男性死亡率17572/10万...  相似文献   
9.
随着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 ,意外死亡上升尤为显著。本文通过对 1990~ 1996年居民意外死亡情况分析 ,了解居民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制定居民防范措施提供依据。资料来源 死因资料来自东阳市卫生防疫站历年死因统计资料 (按ICD - 9编码 ) ,人口资料来自当地公安部门的人口报表。结果  1990~ 1996年共发生意外死亡 371例 ,年平均死亡为 94 2 2 / 10万 ,占全死因的 13 36 % ,居第 4位。 7年来死亡率波动在 71 10 / 10万~ 12 6 12 / 10万之间 ,1992年为最低点 ,1993年上升速度最快。其中男性 2 35例 ,死亡率为12 2 17/ 10万 (2 35 /…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东阳市城区蜚蠊种群组成、分布、季节消长及其侵害情况,为蜚蠊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蟑纸粘捕法进行监测。结果东阳市城区共发现蜚蠊3种,隶属2科2属,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布放粘蟑纸3000张,捕获蜚蠊977只,阳性蜚蠊张数为391张,侵害率为0~31.2%,不同行业蜚蠊侵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61,P〈0.01)。6-11月为蜚蠊密度高峰期,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7-9月侵害率最高,不同月份蜚蠊侵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01,P〈0.01)。结论东阳市城区蜚蠊孳生场所主要是农贸市场、医院和饮食行业,近年来侵害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向医院和居民住宅蔓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