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提出针对性的防制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集的2014—2019年海口市4个区所有二级以上具临床诊断能力医疗机构报备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 2014—2019年海口市4区新生儿出生总数为188 186名,2014年25 587名,2015为28 145名,2016年为29 206名,2017年为32 428名,2018年为34 554名,2019年为38 266名,新生儿出生人数逐年上升。生儿缺陷共1 985例,年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55‰。2014—2019分别为11.73‰、11.19‰、10.51‰、10.64‰、10.59‰、9.20‰,整体呈下降趋势。城市新生儿缺陷发生率(11.39‰)高于乡镇(9.61‰),男婴(13.22‰)高于女婴(1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产妇年龄不同所分娩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出生缺陷类别前10位病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裂或腭裂、多指(趾)或并指(趾)、外耳道畸形、马蹄内翻足、先天性脑积水、唐氏综合症、小耳(不包括无耳)、肢体短缩、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占全部出生缺陷的83.13%。结论 海口市近来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发生率仍较高,应从积极治理环境、加强健康教育、加强病因研究、提升医疗机构诊断水平及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降低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李秋兰  向伟  冯娟  王仁媛  吴朝杏 《海南医学》2011,22(17):152-154
目的了解医院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现状及使用情况,为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临床护理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普查,调查规定时间内现住院病人数与护士在岗人数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注册护士为93人,见习护士4人。护士42人,占45.16%;护师20人,占21.51%;主管护师29人,占31.18%;副主任护师2人,占2.15%。中专学历46人,占49.46%;大专学历39人,占41.93%;本科学历8人,占8.60%。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42.85%;医护比1:1.02;全院临床床护比为1:(0.25-0.65),平均床护比1:0.47。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在岗护士床护比、医护比明显低于国家标准及海南省护理管理规范标准。结论护士数量短缺,高年资,高学历护理人员比例较小,学历结构总体偏低,护理质量的提高受到制约,护理风险系数加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提出针对性的防制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集的2014-2019年海口市4个区所有二级以上具临床诊断能力医疗机构报备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2014-2019年海口市4区新生儿出生总数为188186名,2014年25587名,2015为28145名,2016年为29206名,2017年为32428名,2018年为34554名,2019年为38266名,新生儿出生人数逐年上升。生儿缺陷共1985例,年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55‰。2014-2019分别为11.73‰、11.19‰、10.51‰、10.64‰、10.59‰、9.20‰,整体呈下降趋势。城市新生儿缺陷发生率(11.39‰)高于乡镇(9.61‰),男婴(13.22‰)高于女婴(1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妇年龄不同所分娩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出生缺陷类别前10位病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裂或腭裂、多指(趾)或并指(趾)、外耳道畸形、马蹄内翻足、先天性脑积水、唐氏综合症、小耳(不包括无耳)、肢体短缩、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占全部出生缺陷的83.13%。结论海口市近来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发生率仍较高,应从积极治理环境、加强健康教育、加强病因研究、提升医疗机构诊断水平及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降低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产后新生儿早期吸吮及相关护理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方法2020年3—12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共纳入200例顺利分娩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进行临床观察。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成2个组,常规组指导产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新生儿早期吸吮护理,健康教育组给予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医院-家庭母乳喂养支持护理。比较住院期间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评分及乳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组产后新生儿首次吸出母乳时间为(1.29±0.28)d早于常规组的(1.77±0.45)d,且健康教育组纯母乳喂养率65.0%,高于常规组的50.0%(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总分为(36.72±2.84)分,高于常规组的(32.61±4.03)分(P<0.05)。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组的乳房并发症发生率为6.0%,低于常规组的15.0%(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吸吮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评分,降低乳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