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2岁以下幼儿腹泻和死亡的最主要病原体。本文介绍了四价恒河猴-人重配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方法,以降低医院感染。方法通过某综合医院上报 省医院感染管理协调指导组的医院感染监控资料,院内感染病例排除侵袭性操作、糖尿病、免疫抑 制剂、化疗、输血或血制品等危险因素,由单因素──抗生素所致,对照选自本院同科室且非院内 感染者,逐个查阅病案,对其抗生素应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抗生素不合理 应用呈正相关。结论医院各个部门必须切实监督、控制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克隆副溶血性弧菌(Vp)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的方法。方法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双酶切载体 pUC19和目的基因 DNA,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 JM109。对重组质粒进行 PCR鉴定、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凝胶电 泳显示,标准株Vpl4-90基因组DNA的PCR产物长约600 bp。阳性克隆的PCR产物也为一长约600 bp)的条带,经双 酶切可切出一约 600 bp的条带。 DNA 测序结果表明与 Genebank中的序列有 99.65%的同源性。结论利用该方法成功 克隆了目的基因,为制备用于现场检测的基因探针和Vp的保护性菌苗以及阐明Vp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在副溶血性弧菌的铁摄取系统、膜离子转运系统、致病机理、快速诊断及基因分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总结第二炮兵抗震救灾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主要特点,采取加强卫生防病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综合性、针对性的卫生防病措施,保障了二炮抗震救灾部队官兵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实现了总部提出的“三个确保”目标,也为今后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防病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耐缺氧野战食品系列在高原部队中的现场试用效果,为其改进、定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驻拉萨地区(3700 m)和那曲地区(4500 m)各120名战士试用该系列食品,问卷调查使用效果。结果参试人员对耐缺氧食品、高能固体饮料和多维电解质饮片的口感赞许率为95.0%、96.2%和95.0%,定量赞许率为98.7%、100.0%和100.0%,包装赞许率均为98.7%,使用方便性赞许率为100.0%、98.7%和98.7%。与食用该食品系列前相比较,96.7%的参试人员感觉体能有提高,65.0%感觉不易疲劳,96.7%睡眠质量有所改善。结论耐缺氧野战食品系列在高原环境试用的人员接受性较好,使用方便,口感好,无副作用,值得进一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方法,以降低医院感染.方法通过某综合医院上报省医院感染管理协调指导组的医院感染监控资料,院内感染病例排除侵袭性操作、糖尿病、免疫抑制剂、化疗、输血或血制品等危险因素,由单因素--抗生素所致,对照选自本院同科室且非院内感染者,逐个查阅病案,对其抗生素应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呈正相关.结论医院各个部门必须切实监督、控制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克隆副溶血性弧菌(Vp)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的方法。方法 和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双酶切载体pUC19和目的基因DNA,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对重组质粒进行PCR鉴定、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 凝胶电泳显示,标准株Vp14-90基因组DNA的PCR产物长约600bp。阳性克隆的PCR产物也为一长约600bp的条带,经双酶切可切出一约600bp的条带。DNA测序结果表明与Genebank中的序列有99.65%的同源性。结论 利用该方法成功克隆了目的基因,为制备用于现场检测的基因探针和Vp的保护性菌苗以及阐明Vp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充分利用“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平台的基础上,探讨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评审系统的开发,实现了申报评审工作全过程的网络化、无纸化,提高了评审效率,给传统的科研管理工作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