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1992年8月,根据省中医药研究情报研究室课题检索结果:在中西结合和运用活血化瘀治疗宫外孕的临床较多报道中,未检出以蜈蚣为主药进行宫外孕杀胚诊疗的临床研究文献。我院成立"蜈蚣杀胚治疗宫外孕"的科研组,经过3年的临床研究及实验室对大剂量蜈蚣粉的药理、毒性试验和30例临床研究证明:大剂量蜈蚣粉5g/日对宫外孕保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1]。下面把治疗情况作一简单介绍。1胶囊制作蜈蚣烘干,粉碎装入胶囊,每粒约0.414g。2对象及用法2.1对象:经妇产科临床医师确诊为非休克型宫外孕或开腹及腹腔镜下宫外孕保…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为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前漏诊原因及适宜的手术范围,对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42例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最小27岁,最大79岁,...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引起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寻求RVVC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将诊断为RVVC的病例,进行真菌学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真菌药物,确定个体化的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方案进行疗效观察,并对治愈停药后1、3、6、9、12个月回访调查分析。结果67例RVVC病例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占68.4%,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占26.4%;在口服用药中酮康唑敏感率最高(91.04%),特比奈芬敏感率最低(34.33%),在阴道用药中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敏感率最高(100.00%),克霉唑次之(91.00%),咪康唑敏感率最低(53.73%);RVVC的治愈率为随访治愈后1个月95.52%、3个月83.58%、12个月72.22%。结论RVVC的主要病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治疗RVVC必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真菌药物,根据病程和随访复发情况延长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时间是治愈RVVC的有效措施,在无药敏结果时首选酮康唑、制霉菌素、克霉唑。  相似文献   
4.
我院致病菌的耐药状况分析及用药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实验调查我院致病菌的耐药情况 ,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1 999年 7月~ 2 0 0 0年 3月临床标本 ,采用API、ATB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6种致病菌对临床近一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在 40 %以上 ,仅少数在 2 0 %以下。结论 :致病菌对我院常用抗菌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治疗宫外孕包块66例沈关桢吴展林春兰宫外孕包块多见于非休克型输卵管妊娠,属中医“血瘀少腹”的范畴。若在胚胎杀灭后,立即转入中药消包块治疗,不但可以达到早期治愈的目的又能避免输卵管的局部病变。我院宫外孕科研组1992年~1994年,在...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8岁,怀孕37周加6天,因患上呼吸道感染,1998年11月14日待产收治入院,患者既往有较严重的哮喘史,但病人及家属在门诊、住院、手术麻醉记录中均未向医护人员提供有药物过敏史。入院后口服罗力得片,每日2次,每次150mg,17日血常规检查:白血球1300,中性88,为治疗需要于18日行青霉素皮试后于当日静脉滴注青霉素每日560万单位。因24日将作剖腹产手术,于22日起改用(由汕头鱼它滨制药厂生产,批号980201)的头孢唑林钠,每日6g,分2次静滴注。28~30日改用头孢唑林钠每日2g,分2次肌注。患者于24日剖腹产一健康女婴。30日下午坚持要求出院,因当…  相似文献   
7.
吴展 《吉林医学》2011,(4):673-674
目的:探讨乳牙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择180颗乳牙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采用vitapex糊剂进行根管一次性治疗,一组采用碘甲糊剂治疗,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观察自觉症状、临床体征、X线检查。结果:1年成功率,观察组为92.6%,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显著。结论:vitapex根充糊剂适合乳牙根管充填材料,是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展  郭晓英  侯庆祥 《微创医学》2009,4(5):483-484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术,使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径路,暴露骨断端,手法复位使骨折对位后,行颌间结扎恢复咬合关系,选择不同型号钛板坚强内固定,定期X线复查,随访1年。结果48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49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有1例固定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经颌间牵引后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所有患者钛板均未取出。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可对颌面骨骨折进行良好的固定,缩短了颌间固定的时间,可早期恢复张口运动,获得满意的咬台关系,是一种较好的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应用于子宫切除术中的变异情况和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进入临床路径并实施开腹或腹腔镜两种途径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例共150例,详细记录并说明变异情况,按变异的性质进行评价并分类统计。结果无变异16例(16/150),中途退出路径管理11例(11/150),发生变异134例(134/150),共发生261次变异。其中正性变异39次(39/261),负性变异222次(222/261)。结论通过对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变异情况的分析,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特别是美学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技巧及美学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6例共18颗无法保存的上前牙,微创拔除后即刻植入Xi ve或Repl ace种植体共18枚,均于48小时内完成临时固定修复,4~6个月后完成最终修复。种植永久修复后追踪观察12~36个月,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情况,统计种植义齿存留率、牙龈乳头充盈指数以及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唇侧牙龈的协调性、患者主观满意度。结果:在观察期内18枚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无松动,种植体周围未见病理性骨吸收,存留率为100%;18枚种植修复体周围共34个牙龈乳头充盈指数均为2到3度,其中24个(70.6%)为3度;15枚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位置与相邻天然牙协调无差异,3枚轻度差异;16枚种植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牙龈颜色质地协调无差异,2枚轻度差异。患者主观满意度VAS值平均达91.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应用正确的手术技巧对无法保存的上前牙进行微创拔除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能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特别是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