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难治性高血压(RH)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之间的联系。近年研究发现,OSAS与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密切相关。提高对OSAS的认识,应成为所有高血压患者系统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综述与OSAS相关RH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62例天津市河西区尖山街社区服务中心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门诊及电话随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MOR1SKY评价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结果服药依从性佳者占67.1%,不佳占32.9%。依从性不佳者中,32.77%患者认为服药后血压恢复正常就可以停药,23.53%认为无症状没必要服药,18.49%因用药复杂忘了服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服药种类、服药次数、并发症、会自测血压及规律自测血压对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规律自测血压、服药种类及服药次数是影响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因素(分别为OR=1.962,95%CI:1.137~3.383,OR=0.275,95%CI:0.144~0.525,OR=0.580,95%CI:0.414~0.812)。结论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对较高,但仍需普及并落实高血压防治指南,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大力推广家庭自测血压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查体人群体检资料240例,根据体检结果分为CHD组和正常对照组.记录入选对象的一般资料及血糖、血脂等检查结果,并通过鲎试剂动态比浊法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分析血浆内毒素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CHD组患者的血浆内毒素、纤维蛋白原、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所占比例随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而增高(P<0.01).CHD组患者的血浆内毒素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P<0.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呈负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内毒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CHD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CHD保护性因素.结论:血浆内毒素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其可能是通过与CHD相关危险因素协同作用从而促进CHD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us,HHS)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分析自2010年11月-2013年1月收治HHS住院患者23例临床资料。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急查化验,依据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及理化检查,诊断为HHS。给予抗感染、补液、降血糖和纠正酸碱及电解质失衡治疗。【结果】19例临床治愈。治疗后2~3 d患者高血糖高渗状态纠正,意识转清,病情稳定后给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8 mmol/L左右,餐后2 h在10~12 mmol/L之间。死亡4例(17.4%),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1例死于心脏骤停。【结论】老年人HHS易误诊、漏诊,病死率高,应加强对老年人HHS的认识,掌握补液技巧和救治措施,是减少死亡、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三甲医院内科医生高血压诊治水平,为优化高血压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天津部分三甲医院内科系统的医生,通过笔试问卷的方法进行高血压病相关临床知识及诊治情况的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内科系统的临床医生对生活方式干预血压的知识掌握整体准确率为71.2%,不同职称级别医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对常用降压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降压0号的慎用症、禁用症掌握的准确率分别为67.9%、72.0%、76.4%、33.1%,前3种药物在不同科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③不同科室间对于本科常见高血压合并症处理尚规范,但对不常见病例处理较差。结论天津地区三甲医院内科系统医生,应需进一步普及高血压治疗的相关知识,提高临床处理高血压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某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今后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天津某三甲医院2009年1—6月门诊高血压电子处方15365份,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药物联合应用情况、消耗金额等。结果 DDDs最高的是钙离子阻断剂(CCB),其后依次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β受体阻断剂(β-RB)和复方制剂;单品种DDDs排序前5位的依次是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硝苯地平缓释片、倍他乐克、依那普利、波依定。DDDc前5位的依次是:α-RB、ARB、复方制剂、β-RB、CCB;单品种DDDc前5位的依次是:康忻、代文、美卡素、络活喜、安博诺;除康忻外上述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大于1。在15365份处方中,采用1种降压药物占47.72%,联合应用2种降压药物占32.29%,联合应用3种或以上降压药物的占19.99%。结论该院门诊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用种类及降压治疗方案基本符合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叶酸、维生素B12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的变化,为高血压临床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常规降压治疗,第2组在第1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观察治疗前基线、治疗12周Hcy、ADMA浓度的变化。结果:第1组治疗基线、治疗12周血浆Hcy、ADMA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2组治疗12周Hcy浓度比基线值明显降低(P<0.01),ADMA浓度亦明显降低(P<0.05),同时血压水平也有一定程度降低(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的Hcy浓度与ADMA呈正相关(r=0.625)(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补充适量的叶酸、维生素B12能有效降低Hcy、ADMA水平,可能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一步达到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