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内镜及其辅助器械的开发应用,内镜下治疗性操作发展迅速,其中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国内自1990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因其具有操作手法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在国内迅速普及。但原先使用的结扎器每次插镜只能套扎一条曲张的静脉,对绝大多数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插镜,痛苦较大。因此,美国Microvasive和Willson Cook公司近期推出5连发和6连发结扎器。笔者自1996年开始应用Witlson Cook公司的6连发结扎器共4例,现将应用及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肝脏恶性肿瘤包括起源于上皮细胞的原发性肝癌利起源于间叶组织的肉瘤,肝脏肉瘤临床上极为少见,容易被误诊。我院1990年1月至1992年12月收治肝脏肉瘤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6-60岁。原发于肝脏者4例,转移者2例。平滑肌肉瘤3例,血管内皮细胞肉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粘液样肉瘤1例。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聚乙二醇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准备效果。[方法]对600例行大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5例于检查前4h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7.15g,对照组315例于检查前1d晚上8:00口服番泻叶20g,检查当日晨8时口服20%甘露醇250ml,下午行肠镜检查。两组患者饮水2000~2500ml。[结果]两组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均较满意,统计处理表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乙二醇组患者初次排便时间为5~120min,平均47.8±48.5min;番泻叶 甘露醇组患者初次排便时间为120~480min,平均360.6±52.7min;两组比较初次排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聚乙二醇组排便次数为3~7次,平均5.0±1.6次;而番泻叶 甘露醇组排便次数为6~20次,平均9.8±2.0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聚乙二醇组29例患者(10.18%)出现不适症状;番泻叶 甘露醇组110例患者(34.92%)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其中腹痛较重8例,予654-210mg肌注后缓解。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新一代肠道准备药。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静脉麻醉辅助胃镜检查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及患者接受检查的依从性。方法:将需行胃镜检查的病例分为异丙酚组(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与对照组(常规操作),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以及检查前、中、后三阶段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进行观察。结果:异丙酚组的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检查前后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动脉压下降,但无需处理。结论:辅以异丙酚静脉麻醉进行胃镜检查是安全无痛苦的方法,为胃镜检查的普及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患者是否出血,将370例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回顾两组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情况、溃疡部位、溃疡直径、溃疡数量、服用NSAIDs情况、幽门螺杆菌监测情况,以总结高危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础疾病、是否服用NSAIDs、腹痛、溃疡部位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为女性、基础疾病、服用NSAIDs、复合性溃疡和无腹痛是导致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女性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无腹痛、服用NSAIDs和复合性溃疡是导致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主要因素。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要根据这些高危因素,提早介入诊断和治疗,以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小儿肝硬化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转归,本文对小儿肝硬化21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方法:实验室测总蛋白、A/C、ALT,血红蛋白、血小板PT,胆红素并辅以X线、胃镜、肝穿等。结果:总蛋白降低5例,A/G倒置5例,ALT升高8例,血红蛋白降低3例,血小板减少3例,PT延长7例,胆红素升高12例、X线、胃镜查食道,胃底静脉曲线,肝穿3例肝硬化。结论:小儿由于其生理学特点,如能早期诊断与治疗是防止或逆转小儿肝硬化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方法、分型、疗效判定及预后估计的价值。方法:应用内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对本院2003年10月~2009年10月检查出的大肠癌患者13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132例大肠癌患者中,早期大肠癌7例,其中,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4例,占总检出率的5.3%。结论:内镜是诊断早期大肠癌的主要手段,结合镜下特点和组织学分型,初步拟定确切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5年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小儿肝硬化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转归,本文对小儿肝硬化21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方法:实验室测总蛋白、A/G、ALT,血红蛋白、血小板PT,胆红素并辅以X线、胃镜、肝穿等。结果:总蛋白降低5例,A/G倒置5例,ALT升高8例,血红蛋白降低3例,血小板减少3例,PT延长7例,胆红素升高12例、X线、胃镜查食道,胃底静脉曲线,肝穿3例肝硬化。结论:小儿由于其生理学特点,如能早期诊断与治疗是防止或逆转小儿肝硬化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张江国  吕红  吉明柱 《重庆医学》2016,(33):4684-4687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明确变应性疾病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时限为1988年1月至2015年10月.通过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及提取资料.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11项队列研究、5项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变应性疾病患者结直肠癌发生风险要明显低于对照组(OR=0.88,95%CI:0.80~0.98,P<0.05);分层分析发现,枯草热(OR=0.93,95 %CI:0.87~0.99,P<0.05)及变应性皮炎患者(OR=0.73,95%CI:0.56~0.95,P<0.05)结直肠癌发生风险低于对照组.变应性疾病患者结直肠癌死亡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OR=0.73,95%CI:0.85~0.97,P<0.05).结论 变应性疾病患者可能通过增强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及破坏肿瘤细胞进而降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脏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0-1997年收治的6例肝脏肉瘤,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平滑肌肉瘤3例,血管内皮细胞肉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粘液样肉瘤1例,结论:肝脏肉瘤好发于60岁以上男性患者,无肝炎史,有肉瘤史,影像学示占位性病变,治疗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效果优于肝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