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应用广泛.但施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由于麻醉、手术操作以及人工气腹等因素影响,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53%~72%[1].  相似文献   
2.
股骨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诊疗技术、仪器设备材料和患者要求的提高,对老年人股骨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更多的采取了积极的手术治疗方法。但高龄患者多并发多种并存病,循环储备功能差,不易耐受血压波动。笔者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选择性地用于老年患者全髋、股骨头置换术,对其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全髋关节置换术为老年患者多见手术,而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多并发潜在心血管硬化和心肌缺血,选择较安全、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尤为重要。喉罩作为喉上型通气装置,在置入和拔除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本次研究旨在观察SLIPA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全髋置换手术患者麻醉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减退,且常胖有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疾病,术后早期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增加了围麻醉期的危险性,影响机体恢复,也是术后并发症增多的因素.因此对老年患者采取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尤为重要.笔者观察不同剂量曲马多复合0.12%罗哌卡因配伍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顾勇伟  叶军霞  王春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820-2822
目的 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用于妇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78例腹腔镜子术患者,采用计算机抽样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维库溴铵、瑞芬太尼等复合麻醉诱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七氟烷维持麻醉深度,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靶腔输注维持麻醉深度,两组术中持续瑞芬太尼靶腔输注.比较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意识消失、复位时、苏醒后心率、血压均较对照组稳定(均P<0.05),而在麻醉期间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也较对照组稳定(P<0.05),且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停药后观察组苏醒时间为(2.9±1.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8±1.9)min(t=15.63,P<0.05).结论 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相比较更有利于麻醉深度的维持,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苏醒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喉罩全麻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临床增效作用。方法: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在麻醉诱导前20min静脉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啶注射液负荷剂量0.5μg/kg,维持剂量0.3μg/(kg·h);C组以同样的方式输注生理盐水,全程七氟烷吸入插喉罩全身麻醉。结果:D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BIS值明显低于C组,术后躁动、肢体扭动等不良反应少。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喉罩全麻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手术,麻醉诱导迅速安全平稳,有效抑制插喉罩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反应,亦可减少七氟烷麻醉后躁动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不进行控制性降压),控制性降压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心率、尿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控制性降压组降压效果稳定,易于控制且安全可靠。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硝酸甘油进行控制性降压麻醉可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硬膜外麻醉的88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患者44例,P组给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M组给予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麻醉,并对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情况、内脏牵拉反应情况、遗忘程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P组患者相比,M组Ramsay镇静评分为Ⅰ级和Ⅱ级的比率显著增高,而Ⅲ级和Ⅳ级的比率则显著减少,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内脏牵拉反应为0级的比率明显提高,而Ⅰ级和Ⅱ级的比率则明显降低,差别均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M组遗忘程度为完全遗忘的比率显著提高,而无遗忘和不全遗忘的比率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被认为比丙泊酚更适合于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认知功能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2年10月86例在丽水市中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麻醉维持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加瑞芬太尼,对照组丙泊酚加瑞芬太尼。观察指标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或切皮时/30 min后/术后15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认知功能及疼痛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ASAI级、Ⅱ级例数、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及其他患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心率(107.68±6.74)次/min,气腹或切皮时(136.64±11.64)次/min,麻醉30 min后(128.77±9.58)次/min,术后15 min(115.79±6.86)次/min。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心率(106.99±7.17)次/min,气腹或切皮时(125.37±10.43)次/min,麻醉30 min后(117.64±8.84)次/min,术后15 min(103.53±6.26)次/min。两组患者麻醉前心率数据无统计学差异(t=0.460,P>0.05),观察组患者气腹或切皮时、麻醉30 min后、术后15 min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4.728,5.599,8.657,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平均动脉压(115.37±7.90)mm Hg,气腹或切皮时平均动脉压(109.38±10.88)mm Hg,麻醉30 min后平均动脉压(131.42±11.86)mm Hg,术后15 min平均动脉压(127.64±9.46)mm Hg。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平均动脉压(115.73±7.35)mm Hg,气腹或切皮时平均动脉压(108.89±10.35)mm Hg,麻醉30 min后平均动脉压(109.53±8.69)mm Hg,术后15 min平均动脉压(107.32±8.32)mm Hg。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或切皮时平均动脉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9,0.214,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30 min后及术后15 min时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t=9.763,10.577,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24 h MMSE评分(27.64±2.64)分、术后6 h MMSE评分(21.26±2.63)分、术后24 h MMSE评分(25.64±3.52)分。观察组患者术前24 h MMSE评分(27.72±2.78)分、术后6 h MMSE评分(23.65±2.71)分、术后24 h MMSE评分(27.63±3.63)分。两组患者术前24 h MMSE评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t=-0.13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及术后24 h 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150,-2.581,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 h NRS评分(7.53±1.63)分、术后2 h NRS评分(6.73±1.64)分、术后6 h NRS评分(5.09±1.37)分。观察组患者术后1 h NRS评分(6.16±1.42)分、术后2 h NRS评分(5.34±1.14)分、术后6 h NRS评分(3.28±0.96)分。观察组患者术后1 h、术后2 h、术后6 h时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156,4.564,7.095,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嗜睡4例,恶心呕吐5例,声音嘶哑2例,呼吸抑制8例,总发生率18.81%;观察组患者发生嗜睡1例,恶心呕吐2例,声音嘶哑1例,呼吸抑制6例,总发生率9.9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61,P>0.05)。结论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较小,认知功能障碍和术后疼痛感较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