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平均住院日是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体现,也是等级医院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节约医疗成本,加快医院床位周转,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计划实施检查评价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文章探讨将PDCA循环应用于缩短骨科平均住院日的实践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危机管理理论支持下的医疗纠纷危机沟通对策进行探析。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发生的80件非过失性医疗纠纷事件的一般资料,对其纠纷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危机管理理论提出危机沟通对策,采用患者满意度及医疗质量问卷调查表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和2013年2月—2014年2月沟通对策实施前后的管理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医疗纠纷投诉的主要原因包括医方和患方两个方面。通过危机沟通对策的实施,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提升,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危机管理理论,针对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原因及特点,提出合理有效的危机沟通对策,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避免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棒连接翻修术和常规棒替换翻修术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椎病翻修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8年1月—2020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椎病须行翻修手术的患者34例,其中17例采用常规棒替换翻修术治疗(替换组),17例采用新型棒连接器进行棒连接翻修术治疗(连接组)。记录并比较2组初次手术节段、需翻修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2、6、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超过12个月。连接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替换组,手术时间短于替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和ODI较术前显著改善,且术后2个月连接组VAS评分和ODI优于替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接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神经功能下降1例;替换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早期伤口感染1例;2组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翻修手术中采用棒连接翻修术可获得与常规棒替换翻修术相似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高学科整体水平,不断增强医院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学科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