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两种慢作用抗风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两种慢作用抗风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5例 ,第 1组服用甲氨蝶呤 (MTX) 1 0mg/周 +雷公藤多甙 2 0mg ,每日 3次 ;第 2组服用MTX 1 0mg/周 +柳氮磺吡啶 (SASP) 1 0g ,每日 2次 ,观察 3个月。 结果 MTX +雷公藤多甙组在 6、1 2周的有效率分别为 84% ,92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6 % ,MTX +SASP组为 56 % ,88%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 8%。结论 MTX +雷公藤多甙组及MTX +SASP组治疗RA的疗效相似 ,均优于单独应用MTX ,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前瞻性临床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是长期应用后眼的安全性.方法 对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前瞻性研究;每天服用羟氯喹400 mg;每3个月以VAS方法记录患者口干、眼干、关节痛等主观症状,同时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唾液流率、滤纸试验,并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变化和眼底情况,数据应用SAS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治疗3个月后,患者主观症状(口干、眼干关节痛)和治疗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或P<0.05);ESR、血清IgG、IgM明显下降(P<0.01),其他客观指标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1例患者眼底检查诊断为双眼特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与羟氯喹的视网膜病变不完全符合.结论 羟氯喹可部分改善患者口眼干、关节痛的主观症状;可降低ESR、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羟氯喹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长期服用仍有发生眼底病变可能,建议服药期间每间隔6个月进行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施岗位量化考核评价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开展护理管理的3个病区进行岗位量化考核,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岗位量化考核方案后护士考评成绩显著提高,上半年与下半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岗位量化考核后患者满意度好于考核前,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岗位量化考核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引导下脾切除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共20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16例和观察组84例。对照组行开腹脾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引导下脾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引导下脾切除术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6.
应用国产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激肽释放酶,精制回收率为90%,精品平均比活力比粗品提高6倍,比有机溶剂沉淀法为优。  相似文献   
7.
白塞病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群  孙冬红 《临床荟萃》2002,17(6):335-336
白塞病 (BehcetDisease ,BD)是一种以口腔、外生殖器、眼和皮肤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因其临床表现多样 ,诊断上无特异指标 ,导致其误诊率较高。本文通过对 32例白塞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减少漏诊和误诊。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BD患者为 1985~ 2 0 0 1年的住院患者 ,男性 2 0例 ,女性 12例 ,年龄为 2 5~ 6 0岁 ,平均为 34.5岁 ,其中 35~ 40岁者有 2 4例 ;病程 4个月至 2 0年 ,平均为 6 .2年 ,均符合 1990年BD的国际诊断标准[1] 。1.2 临床表现  2 7例以反复口腔溃疡为首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托珠单抗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DMARDs疗效不佳的活动性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DMARDs疗效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RA患者按2∶1 的比例随机分入托珠单抗组(托珠单抗+DMARDs) 或安慰剂组(安慰剂+DMARDs),每4 周静脉滴注1次托珠单抗8 mg/kg,同时继续应用稳定剂量的DMARDs。完成双盲期的患者可以选择进入为期24周的开放期,接受每4周静脉滴注1次托珠单抗8 mg/kg。主要观察指标:第24周时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RA疗效缓解20%(ACR20)、RA疗效缓解50%(ACR50)、RA疗效缓解70%(ACR70)的受试者比例;达到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3.2、DAS28<2.6的受试者比例。结果 (1)托珠单抗组139例、安慰剂组69例患者完成了24周的双盲期临床观察,达到ACR20、ACR50和ACR70的受试者比例托珠单抗组(69.8%、38.8%、12.9%)显著高于安慰剂组(24.6%、10.1%、2.9%,P<0.05)。托珠单抗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DAS28≤3.2及DAS28<2.6的受试者比例的改善优于安慰剂组。托珠单抗组患者治疗后Ⅰ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ⅡA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下降。(2)48周开放期共有202例RA患者接受了托珠单抗治疗,达到ACR20、ACR50、ACR70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81.2%、60.4%、36.6%。DAS28降至2.760±1.402,50.5%的患者达到DAS28<2.6。(3)托珠单抗组发生59例(42.4%)不良事件,高于安慰剂组(27.9%)。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托珠单抗组为0.7%,安慰剂组为5.9%。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感染,绝大多数为轻中度。托珠单抗组患者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显著升高;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但未观察到心血管事件的增加。治疗48周时未出现新的不良事件。结论托珠单抗联合DMARDs治疗DMARDs疗效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RA患者有显著临床疗效,患者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黑豆汤治疗肝性腹水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豆汤治疗肝性腹水36例史群有沈阳市朝鲜族医院(沈阳110002)笔者以自拟黑豆汤治疗肝性腹水36例,疗效满意,兹陈于次。1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28例,女8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4年;症状以面色黧黑,头颈胸臂有血痣,...  相似文献   
10.
正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进行两个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加强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思想、作风、业务的修养,对提高档案保管质量和利用价值,保证机关工作的高效,强化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推进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