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目标性监测在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医院ICU 2015年1月-2016年12月经导管治疗的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自2016年1月开始实施目标性监测,2015年收治的3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收治的300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各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26例,感染率为8.67%低于2015年为42例,14.00%(P0.05);两组患者均以肺部和泌尿系统感染为主;试验组各部位感染例次为56例次少于对照组的97例次(P0.05);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中央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例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25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6株占57.03%,以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86株占33.59%,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4株占9.38%。结论目标性监测能规范导管的插管操作及日常使用,从而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史科敏 《新中医》2015,47(11):28-30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各6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综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汤剂、针刺、情志治疗、饮食调理等综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0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综合组中医症状(胸闷、胸痛、气短、乏力、自汗)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综合组总有效率9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支架术后加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情志及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