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文昕  赵秋 《重庆医学》2007,36(12):1175-1176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临床特点,探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21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首发症状以上腹痛最常见,共114例(51.6%),其次为黄疸42例(19.0%)、上腹饱胀不适36例(16.3%).B超检查、CT检查、细胞学检查阳性诊断率分别为82.2%、80.5%、92.8%.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CEA)、CA19-9、CA50阳性率分别为60.3%、80.9%、72.1%.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重视患者首发症状,筛查临床胰腺癌高危人群患者,选用合理检查方法,可以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为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本院建立健全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培训;制定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严把购药关,有计划地更新换代药物品种;对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认真督察,把督查结果以多种形式向全院各科室反馈,并对滥用抗菌药物的科室和个人进行经济处罚,使抗菌药物的滥用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对本院采取的管理与控制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腹膜透析的危险因素,降低腹膜透析失败的风险。方法针对影响腹膜透析的危险因素,健全严格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加强健康教育,保证手术成功,通过持续不断的家访加强患者管理,确保患者腹膜透析进行。结果 45例患者术后无不适,至后续跟踪观察患者透析管路通畅,均顺利转为家庭腹透。2例患者术后因活动不当致术后5~6d出水不畅,即行腹平片检查示腹透管移位,行手法复位及内科保守治疗后管路通畅。2例患者因多日便秘未及时使用通便药物,导致术后17~22d大网膜包裹重新植管,后续观察无其他不适转为家庭腹透。结论通过加强腹膜透析护士的管理工作,可有效降低腹膜透析失败发生。  相似文献   
4.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08年11月6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3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70.84%;ICU为感染高发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1.78%、一联用药为75.88%、二联用药为23.18%、三联用药为0.94%。结论重点监控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和高危患者,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采取主动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2008年9月~2009年9月我院1142例肿瘤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142例肿瘤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83%,高于同期住院患者感染发生率。78例感染病例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4.87%。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1.2%),葡萄球菌属(18.8%),假单胞菌属(15.6%),白色假丝酵母菌(9.4%)等。放疗化疗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住院时间越长,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菌药物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25%。结论:加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是预防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7-2009年分离的664株鲍氏不动杆菌药物耐药性试验资料。结果 2007-2009年临床分离的5851株病原菌中,共检出664株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为11.35%,其中2007年检出142株,检出率8.41%,2008年175株,检出率11.32%,2009年347株,检出率13.26%;分离率居前3位的临床科室依次为ICU、呼吸内科、神经内科;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4.01%、20.78%、21.23%,泛耐药菌株占7.68%。结论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预防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菌重症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收集革兰阳性菌重症感染42例,应用替考拉宁治疗,疗程7~14 d.结果 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菌重症感染患者的有效率为85.71%,细菌清除率为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菌重症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开展目标性监测,探讨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对策。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1月ICU收治的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1.23%,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5.0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的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4.20‰,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5.17‰,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率为4.36‰,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5.79‰。最常见的病原菌为不动杆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目标性监测是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某院ICU 2006年1月-2009年1月诊断为VAP的106例患者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病原菌24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2株(65.59%),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55株)、鲍曼不动杆菌(34株);革兰阳性菌35株(14.1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其中耐甲氧西林株22株(70.97%);真菌50株,占20.24%。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别是MRSA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外,对克林霉素、青霉素、红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率均>80%。结论医院ICU中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普遍。  相似文献   
10.
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临床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某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结果。结果共调查患者10970例,痰标本送检率为58.52%,痰培养阳性率为36.54%,共检出病原菌2346株。各年份病原菌检出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平均占64.7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居第1位,但检出率逐年下降,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x^2=26.53,P〈0.05);铜绿假单胞菌占第2位,各年份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x^2=6.608,P〉0.05);大肠埃希菌居第3位,各年份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x^2=38.48,P〈0.05)。革兰阳性菌占21.8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各年份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x^2=21.08,P〈0.05)。真菌占10.9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菌谱是不断变化的,呼吸道感染性病原菌诊断是临床选用有效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