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生物安全保护Ⅲ级SARS尸体解剖实验室的建立和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北京地坛医院建立具有生物安全保护Ⅲ级(BSL-3)尸体解剖实验室,进行SARS尸体病理解剖、标本采集和发病机制研究,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标本的传送的安全.材料和方法:BSL-3尸体解剖室实行区域隔离,将实验室分为污染区、缓冲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通过对送风和排风的严格控制,清洁区为正常大气压区,半污染区为负压区(约-10pa),污染区为更小的负压区(约-30pa).实验室内气流按照气压梯度自清洁区向污染区定向流动,送入实验室内是经高效过滤的新风,排出实验室的空气经过高效过滤器净化处理.缓冲区1位于污染区与半污染区之间,为解剖后工作人员的外防护服的多方位药液消毒、自消毒风淋再消毒区域.缓冲区2位于污染区与太平问之间,也是污染物品外通道.半污染区设有自消毒风淋系统,随时杀灭可能进入半污染区的微量病毒.全部进入污染区的工作人员都穿戴防毒面具和无渗漏防化服.进入半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毒面具,穿隔离服.结果:①将模拟SARS的污染物大量弥散于污染区,在污染区内穿戴防毒面具和无渗漏防化服的工作人员经过缓冲区1的多方位药液消毒、自消毒风淋再消毒后,并进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在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检测不到污染物.②经高效过滤后,实验室内排出周围环境的空气洁净度为7级(≥0.5μm的尘粒数为>35200粒/m3,≤352000粒/m3;≥3μm的尘粒数为>300粒/m3,≤3000粒/m3).③在SARS肆虐期间,共完成了15例临床疑似SARS和SARS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工作,其中7例为病理确定诊断的SARS死亡病例.参加SARS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的工作人员共23人,2003年5月到7月连续工作2个月余,无1人发生交叉感染.结论:规范化的BSL-3尸体解剖实验室的建立和管理,可以在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确保标本的传送的安全的前提下,对SARS死亡病例的尸体的系统、全面的病理学检查、标本采集,将为SARS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学,诊断、治疗和预防研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某轻武器低温环境试验室枪尾气污染程度,评估其对职业卫生的影响,提出经济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污染现状和不同防护措施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评估污染现状与防护效果.结果:轻武器低温试验过程中CO污染严重,模拟结果与现场情况基本相符,作为评估方法结果可信.结论:脉冲式污染源破坏工位气幕隔离效果,污染源原位隔离加外防护罩的方式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花远志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D101和SephadexLH-20等多种层析柱分离手段,运用NMR和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远志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酚酮化合物:telephenoneA(1),telephenoneB(2),mlephenoneD(3)和garcimangosone(4)。结论:化合物3为新的酚酮化合物,化合物1,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