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为及时采取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胸外科食管癌患者5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情况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各82例(1∶1配对),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及感染患者病原菌情况。结果 512例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82例,感染率为16.02%,感染组和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分为80669.05(73957.46,92787.37)元和69800.65(64805.00,72479.03)元,感染组患者比对照组总费用多增加12886.60(5760.19,20226.63)元(P0.001);感染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5.00(28.75,42.00)天长于对照组(P0.001)。82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8株占90.74%,革兰阳性菌10株占9.26%。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导致经济损失,应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门诊就诊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耐药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6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泌尿生殖道疑似感染患者细胞样本或尿液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 816例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检出率38.6%,其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占82.6%、人型支原体(Mh)感染占1.6%、Uu合并Mh感染占15.8%;女性感染率(46.1%)高于男性(23.9%);Uu对交沙霉素、环酯红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较敏感,Mh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较敏感,Uu+Mh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较敏感。结论 Uu是疑似支原体感染者的主要病原类型;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可作为本地区经验性首选用药,最好能进行样本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合药敏试验结果来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构建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报告细胞系MV9G进一步研究白黎芦醇体外抑制VZV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无细胞VZV直接感染MV9G细胞(CFVs直接感染)或将带细胞VZV与MV9G细胞共培养(CAVs共培养)以激发MV9G细胞表达报告基因萤火虫荧光素酶.在CFVs直接感染前或CAVs共培养不同时间点加入白黎芦醇,通过比较药物对CFVs或CAVs激发荧光素酶的抑制强度分析白黎芦醇直接灭活病毒、抑制病毒黏附和穿透、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及其时间点和可逆性:通过比较药物作用前后VZV即刻早期蛋白62(IE62)mRNA拷贝数和IE62表达强度变化分析白黎芦醇对IE62转录和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白黎芦醇>30.0 μg/ml时MV9G细胞三磷酸腺苷(ATPs)含量随药物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ATPs降低50%时白黎芦醇浓度(CD.)约60.3μg/ml.CFVs与白黎芦醇(25.0μg/ml)预混37℃水浴孵育2h后直接感染MV9G细胞,CFVs激发荧光素酶下降50%.MV9G细胞在含白黎芦醇培养基中37℃孵育2h后直接感染CFVs,CFVs激发荧光素酶随药物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但4℃孵育对无显著变化.在CAVs共培养中加入白黎芦醇后CAVs激发荧光素酶显著降低,药物抑制荧光素酶50%时浓度(IC.)约8.7 μg/ml.分别在CAVs共培养3、6、9、12、24、30和36 h时加入白黎芦醇,3~24h加药各组CAVs激发荧光素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1h、3D h和36 h加药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Vs共培养时撤除白黎芦醇后CAVs激发荧光素酶显著高于撤药前,尤以24h和72 h撤药组明显.VZV IE62 mRNA拷贝数和IE62抗体阳性细胞数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结论 白黎芦醇细胞毒性较强,MV9G细胞可耐受最高浓度为30.0μg/ml.白黎芦醇部分灭活CFVs、抑制CFVs穿透MV9G细胞但对CFVs黏附MV9G细胞无影响,以浓度依赖方式可逆性抑制CAVs细胞内复制.白黎芦醇可能通过抑制1E62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而抑制VZV感染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构建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报告细胞系MV9G建立一种筛选抗VZV药物的新方法。方法 将VZV疫苗株(vOka)的无细胞病毒液(CFV)直接感染MV9G细胞2h后移除(CFV直接感染法),或将感染vOka株的MeWo细胞(含带细胞病毒,CAV)与MV9G细胞共培养48 h(CAV共培养法),以激发MV9G细胞表达报告基因萤火虫荧光素酶。在培养基中加入肝素、磷酸甘露糖(M-6-P)、阿昔洛韦(ACV)、白藜芦醇、roscovitine等抗病毒药物,通过比较加药前后MV9G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变化来分析药物对VZV的作用。结果 抗病毒药物各浓度组不同程度地抑制CFV直接感染和/或CAV共培养激发的MV9G细胞荧光素酶活性,荧光素酶活性的降低与平行对照组中病毒蚀斑数的降低一致。抗病毒药物中肝素、M-6-P和roscovitine 2.5 μmol/L组抑制CFV激发荧光素酶的作用强于抑制CAV激发荧光素酶的作用,而ACV和白藜芦醇抑制CAV激发荧光素酶的作用强于抑制CFV激发荧光素酶的作用。ACV抗药株Kanno和rOka YSR的CAV与MV9G细胞共培养均激发其强表达荧光素酶,但ACV抑制抗药株激发荧光素酶50%时浓度(IC50)显著高于抑制敏感株pOka和CaGu的IC50。结论 CFV直接感染法和CAV共培养法分别有助于筛选针对VZV感染早期和后期的药物,利用MV9G细胞建立的报告细胞法可为抗VZV药物筛选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种简便、快速、敏感和高通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可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需依靠实验室榆查才能确诊.因此,建立敏感、特异、快速和简便的VZV实验检测方法,对VZV感染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VZV的实验检测方法包括Tzanck涂片、电镜和免疫电镜、病毒分离、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各方法均有其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2013年12月456例MRSA感染和250例MSSA感染患者的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并按照1∶1匹配设立对照组,比较各组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结果 MRSA感染组、MSSA感染组住院费用分别增加82 694.8元和18 735.3元,延长住院天数14.1d和5.9d;ICU中MRSA感染增加费用最高,为153 344.5元,延长住院天数则以外科明显;6075岁MRSA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高,达100 208.9元,延长住院天数22d;MSSA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则以>75岁组最大,直接经济损失23 914.4元,延长住院天数6.9d。结论 MRSA感染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同时也影响医院病床周转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败血症对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日的影响,为优化医院卫生资源的配置,减少因败血症引起的经济负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6月1日—2015年5月31日厦门市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确诊医院获得性败血症的住院患者,按照1∶1匹配设立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住院费用与住院日。结果共纳入病例285例,匹配对照285例。病例组住院费用(中位数)为19 718.39元,高于对照组的住院费用(中位数为9 289.04元);病例组的住院日数(中位数)为14.89 d,长于对照组的住院日数(9.2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和科室间因败血症造成的疾病负担存在差别。病例组的好转率为76.49%(218/285),低于对照组的83.51%(238/28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62,P=0.009)。结论败血症作为较为常见的血流感染性疾病,不仅增加了诊疗费用,同时影响了医院病床的周转。发展快速有效的诊疗手段,预防和控制败血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正痤疮是累及毛囊和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如头部、面部、颈部、胸部及背部等。本病病因复杂,易反复,严重时可影响患者面部美容和心理健康。目前本病治疗方法较多,但均不够理想,为进一步探寻有效疗法,本文采用丹参酮联合夫西地酸治疗面部炎性痤疮,临床疗效满意,且患者满意度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疫苗株(vOka)ORF62碱基突变及ORF62编码即刻早期蛋白(IE62)对VZV基因启动子的反式激活力.方法 分别以vOka及其亲本株(pOka)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ORF62全序列,克隆到高效表达质粒pCAGGS中构建vOka和pOka ORF62表达质粒;采用双脱氧核苷酸链末端终止法对表达质粒中ORF62测序;应用基因转染瞬时表达技术比较vOka和pOka IE62在MeWo和CV1细胞中对VZV基因启动子的反式激活力差别.结果 成功构建vOka和pOka ORF62表达质粒pCAG-vOka62和pCAG-pOka62;测序结果发现,与pOka比较,vOka ORF62至少有9个碱基突变,其中106262、107136和107262位点碱基突变后分别产生Sma Ⅰ、BssH Ⅱ和Nae Ⅰ酶切位点.vOka IE62在MeWo细胞中对ORF4、ORF10和ORF61启动子的反式激活力低于pOka IE62,但在CV1细胞中对ORF9启动子的反式激活力高于poka IE62.结论 利用vOka ORF62碱基突变产生的酶切位点可鉴别vOka和pOka,vOka和poka IE62对VZV基因启动子的反式激活力差别可能与转染细胞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