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总结18例妊娠并发急性心力衰竭行剖宫产的术后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机械通气护理和用药护理,重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产后一般护理。1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心肺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非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HT)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98例行非溶栓治疗的ACI患者,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HT分为发生组75例和未发生组423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2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饮酒史、吸烟史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膀胱冲洗对预防危重病人尿路感染的意义. 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对93例入住ICU的留置导尿病人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2组观察组.对照组不行膀胱冲洗,观察组分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进行膀胱冲洗.对3组病人在留置导尿后不同时间内做尿培养,观察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 在7天内观察组和对照组无尿路感染发生、两组膀胱冲洗溶液对尿路感染发生无差别.结论 危重病人在留置导尿短期内没有必要行膀胱冲洗.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在骨髓穿刺中的运用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美娟  占娜 《护理与康复》2005,4(5):379-380
骨髓穿刺是血液科最常用的穿刺技术,但由于是侵入性操作,患者在穿刺前、穿刺时都有紧张、恐惧心理,有很多患者拒绝穿刺,影响诊断和治疗.为了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笔者于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对本院血液科102例行骨髓穿刺患者采用了心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深静脉导管的堵管发生率与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深静脉置管在危重病救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重症患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深静脉导管堵塞,再次置管既加重患者的痛苦和心理及经济负担,又增加穿刺相关风险,特别是有凝血功能障碍、穿刺困难的患者,还有因各种原因如导管本身的质量问题或护理不当而出现导管的断裂、局部穿刺点感染或导管脱出等。因此正确护理很关键,通过护理持续质  相似文献   
7.
占娜  张振杰 《全科护理》2021,19(26):3691-3693
目的:探讨颈部肌群多角度抗阻训练对颈椎前路术后病人椎-基底动脉血流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125例行颈椎前路内固定术后颈椎病病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颈椎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部肌群多角度抗阻训练,干预3个月.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病-目标成就量表评分(CSA-GAS)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前后颈椎功能,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及颈椎活动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NDI评分低于对照组,CSA-G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颈椎左屈、右屈及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肌群多角度抗阻训练可改善颈椎前路术后病人颈椎活动度及椎-基底动脉血流,提高病人颈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VSD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时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48例应用VSD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48例患者中,38例经一次VSD负压吸引技术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二期手术植皮,成功治愈。10例患者经二次负压吸引技术后,手术植皮,成功治愈。结论: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效果满意,可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天数、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