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神经元烯醇化酶的变化,为HI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历对照研究,将实验组分为三组:轻、中、重度HIE分别为2 1、4 9、8例;正常对照组73例。测定其血中神经元烯醇化酶的浓度变化。比较各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且实验组轻、中、重度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 .0 5。结论 NSE水平与HIE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反映HIE严重程度比较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小儿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告 5例心电图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小儿爆发性心肌炎 ,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心电图改变。方法 :对 5例心电图有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时 ST- T改变 ,心肌酶学增高 ,放射线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有心脏扩大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 :本组 5例患儿 1例于入院 4 8h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另外 4例合并心力衰竭 ,心衰顽固 ,纠正困难。心律失常可有多源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 ,及束支传导阻滞。结论 :此类病人病情凶险 ,预后较差。应及时诊断 ,积极治疗 ,以免失去时机。  相似文献   
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清TNF-α、IL-10含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0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6例SIRS患儿及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0的含量.结果SIRS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含量(43.17±19.36 pg/ml)较正常对照组儿童(30.75±6.39pg/ml)增高(P<0.05),IL-10的含量(9.15±3.74 pg/ml)较正常对照组(5.03±1.24pg/ml)明显增高(P<0.01).结论SIRS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0增高说明小儿免疫功能低下的特点,与细胞因子的释放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2例住院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及40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中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中非死亡组患儿血清IL-10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中死亡组患儿血清IL-10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非死亡组患儿,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L-10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76例儿科ICU病房住院患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55例)及33例正常儿童血清中TNF-α含量。结果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入院后第1、3、5d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儿童明显升高(P<00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入院后第1、3、5d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含量较非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儿童增高(P<005),结论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增高。说明TNF-α作为初级细胞因子在反映SIR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最敏感的指标,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的病因,提高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采用改良评分标准对患儿进行休克评分及分度,将新生儿休克分为轻、中、重度。结果新生儿休克病因如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窒息性休克。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围生期窒息,产期检查、产时指导,正确地进行分娩处理及抢救,可降低新生儿休克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败血症是新生儿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为进一步了解本病特点,本文将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的32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0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ELISA)检测56例SIRS患儿及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0的含量。结果:SIRS患儿血清中细 胞因子TNF-α含量(43.17±19.36 pg/ml)较正常对照组儿童(30.75±6.39 pg/ml)增高(P<0.05),IL-10的含量(9.15± 3.74 pg/ml)较正常对照组(5.03+1.24 pg/ml)明显增高(P<0.01)。结论:SIRS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0增高说 明小儿免疫功能低下的特点,与细胞因子的释放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微小病毒B19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微小病毒B19(HPV B19)感染的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观察组)及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浆中微小病毒B19-DNA进行检测,并对观察组中HPV B19-DNA检测阳性与阴性两组中血CK、CK-MB及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B19-DNA检测阳性率为26.7%(16/60例),对照组B19-DNA检测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中HPV B19-DNA检测阳性与阴性的两组中血CK、CK—MB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功能指标LVS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V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与HPV B19感染有关,HPV B19可能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病原之一;HPV B19感染所致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功能改变中左室功能受累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脑炎患者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进  姚欣  邓琳菲 《吉林医学》2006,27(11):1371-1372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在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地位,进而建立快速诊断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实验室方法。方法:采用病毒分离和半巢式RT-PCR法对8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进行EV-71检测。结果:88例患者中EV-71病毒分离阳性8例。以病毒核酸为模板进行半巢式RT-PCR反应,结果扩增片断长度为226个碱基对的片段。阳性标本结果与同样条件下来自EV-71病毒BrCr株的分离结果相同。结论:通过病毒分离和半巢式RT-PCR的比较表明,半巢式RT-PCR技术与传统的组织培养法相比,快速、敏感性高且具有相同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