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急性乙醇中毒对血清葡萄糖含量的影响。方法对到厦门市仙岳医院接受醒酒治疗的434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血清中葡萄糖含量进行检测,并与356名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434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血清中葡萄糖含量为(6.27±1.82)mmol/L,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29±0.67)mmol/L,u=10.3676,P〈0.01。结论急性乙醇中毒可引起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静脉吸毒者传染病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吸毒人群传染病的感染与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同时收集静脉吸毒者血清1036份和正常人群血清标本874份,进行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测,作对比分析。结果:1036例静脉吸毒者血清标本中,肝功能异常率30.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7.86%;丙肝抗体阳性率55.3%;梅毒抗体阳性率4.5%;艾滋病抗体0.68%;对照实验:874例正常人群,肝功能异常率5.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0.18%,丙肝抗体阳性率2.7%,梅毒抗体阳性率0.8%,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零。两组结果对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吸毒者肝功能、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血清学标志物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是传染病感染与传播的高危人群。吸毒者的吸毒模式和行为模式是各项传染病感染与传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荧光偏振免疫法在血酒精浓度检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荧光免疫学检测方法,实现实验室快速准确的血酒精浓度检测的定量分析.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对临床356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血清和12例酗酒交通事故死亡者心包血,进行血清酒精浓度定量检测.结果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n=20,批内CV=2.36%;n=22,批间CV=5.1%;特异性较好,12例交通事故死亡者,(48内)的心包血均可进行无干扰定量分析.12例死亡者心包血酒精浓度检测结果,最低值为53.0mg/dl,最高值为239.62mg/dl,均值147.14mg/dl.结论荧光偏振免疫法能为临床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动态观察提供实验室快速可靠的检测数据,同时,还可为酗酒交能事故的法律责任判断,提供实验室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厦门地区吸毒者乙肝、梅毒及艾滋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调查厦门地区吸毒者的乙型肝炎病毒 (HBV)、梅毒及艾滋病毒 (HIV)感染及流行情况。方法 :对厦门市某戒毒所 810名吸毒者进行了 HBV梅毒感染标志物的检测 ,其中 6 0 6名检测了 HIV抗体 ;收集了同时期的非吸毒人群3790例的 HBV、 5 6 7例的梅毒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并加以对照比较。结果 :810名吸毒者中 HBV感染者 12 8例 ,感染率为 15 .8%。梅毒的感染者 6 2例 ,感染率为 7.7%。HIV感染 1人 ,感染率为 0 .17% ;非吸毒人群中 ,3790例中 HBV感染者 2 0 8例 ,感染率为 5 .5 % ,5 6 7例中梅毒感染者 3例 ,感染率为 0 .5 %。吸毒人群 HBV和梅毒的感染率均显著高于非吸毒人群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0 1)。结论 :在厦门地区的吸毒者中存在 HBV和梅毒的高感染率 ,并发现了 1例 HIV感染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乙醇中毒对血清尿酸含量的影响,分析血清乙醇含量与尿酸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5年9月到厦门市仙岳医院接受醒酒治疗的434例急性乙醇中毒者进行血清尿酸检测,并与356名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血清尿酸含量急性乙醇中毒者为(426.62±103.42)mmol/L,正常对照组为(349.86±62.64)mmol/L(P<0.01);急性乙醇中毒者血清尿酸含量与乙醇浓度间无相关关系(r=1.98×10-8,P>0.05)。[结论]急性乙醇中毒可引起血清尿酸含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急性酒精中毒者血液中红细胞各参数的变化 ,以探讨重度饮酒对红细胞的影响。 [方法 ]急性酒精中毒者 3 5 4例 ,正常对照组 2 43名 ,两组均抽静脉血 2ml,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数 (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比容 (HCT)、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等红细胞参数指标。 [结果 ]急性酒精中毒组RBC、HGB、HCT、MCV、MCH、MCHC均高于对照组 ,而RDW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者血液中高浓度的酒精对红细胞产生严重的影响 ,存在引发血液粘稠、血栓形成及溶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吸毒者ALT水平及其与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吸毒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及与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6年1月~2006年9月到厦门市仙岳医院检查的768名吸毒人员血清中ALT的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并与同期检测ALT、HBsAg、抗-HCV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768例吸毒人员ALT水平显著高于512例对照组,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58,P<0.01);768例吸毒人员HBV感染率与1171名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249,P>0.05);768例吸毒人员HCV感染率与289例对照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47.83,P<0.01);吸毒者单纯感染HCV组的AL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感染HBV组,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3,P<0.01).结论 吸毒者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吸毒者HCV感染情况要比HBV感染更为严重,在影响肝功能的过程中,HCV感染的作用要明显大于HBV感染的作用,吸毒者ALT的异常主要与HCV感染有着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